橄榄,为我国特有果品。是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果实。由于果实成熟后黄绿色,故又称为青果。诗人苏东坡有“纷纷青子落红盐,正味森森苦目严”之句。诗中的青子,即橄榄,故又有青子之称。另有橄楼、忠果、谏果、山榄、白榄、黄榄、甘榄、黄榔果等许多别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橄榄呈纺锤形,两端顿圆或渐尖,成熟后长3~4厘米,粗约1.5~2厘米。鲜橄榄黄绿色,时日较久变为乌黄色,表面平滑微有光泽,果肉厚实。橄榄除鲜食外,多加工成盐溃橄榄,糖渍橄榄、甘草橄榄、五香橄榄等。橄榄入口后,开始又苦又涩,但过一会却渐觉甘美,而且余味无穷。诗人苏东坡在《橄榄》诗中咏道:“待得微甘回齿烦,已输崖密十分甜。”宋代王禹偁写得更为风趣:“江东多果实,橄榄称珍奇。北人将荐酒,食之先频眉。皮肉苦且涩,历口复弃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寥寥数语把橄榄的特点跃然纸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鲜橄榄含钙最高,为诸果之首,每百克高达204毫克,比珍贵的葡萄干还高一倍。维生素C含量也很可观,高达21毫克。所以特别适于儿童和孕妇食用。盐渍后的橄榄钙的含量稍有减低,但仍在160~170毫克之间。橄榄有清肺、利咽、生津解毒之功。嗓子痛时含服些青撖欖可起到去火治疗喉痛作用。如能与鲜萝卜(各9克)煎服效果更好。酒醉昏闷时,也可取橄榄10个,煎汤服饮。把橄榄炒后研成粉末,用猪油周成膏状,可治口唇干裂生疱。在许多古籍中,都提到橄榄能治河豚鱼中毒和鱼骨梗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段极有趣的记载,现录下以飨读者。“名医录云:吴江一富人,食鳜鱼被鲠,横在胸中,不上不下,痛声动邻里,半月余几死。忽遇渔人张九,令取橄榄与食。时无此果,以核研末,急流水调服,骨逐下而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九云:我父老相传,橄榄木作取鱼棹篦,鱼触即浮出,所以知鱼畏橄榄也。今人煮河豚、团鱼,皆用橄榄,乃知橄榄能治一切鱼、鳖毒也”。以上是名医录所言,鱼骨梗喉时不妨一试。但河豚鱼为剧毒之物,且种类繁多,毒性不一。沿海渔民虽仍有用橄欖煮食者,中毒事故也屡有发生,故宜慎之,不可冒然行事。

橄榄经蒸馏后的液体称橄揽露。也具有清肺、利咽、生津止渴作用。可用于咽痛、咳嗽、烦燥以及醉酒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橄榄主要产区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台湾等地。主要优良品种有广东茶瀋榄、猪腰榄、汕头白榄、糖白榄等。福建的檀香榄,质脆味佳,果皮光滑,最宜鲜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橄榄有白榄、乌榄之分。以上所及均为白榄。乌榄主要产区为广东,以增城、从化、番禺、德庆、信宜等县栽培最多。福建、广西、云南也有栽培。乌榄肉苦涩,不能生食,多腌制成榄角(榄豉)作为凉果或菜肴食用。乌榄的核仁,甘美可食,是制作小食品糕点馅料的美味佳品。乌榄肉和核仁都含有瞰榄油,出油率为43%,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高级食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