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然而诸葛亮在诸葛瞻八岁之时就去世了,但是诸葛亮对自己的儿子期望很高,在给自己兄长诸葛瑾的家书上写道,诸葛瞻才八岁十分的可爱聪明,就是怕诸葛瞻过于显露自己的聪明成不了大才,因此做了《诫子书》来告诫自己的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诸葛瞻在绵竹之战中,却没有抵抗住邓艾的大军的进攻,以身殉国!诸葛瞻虽有自己父亲那样的气节,但却没有他父亲那样的智慧。绵竹之战的失利就暴露出他并不擅长于领兵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觉得陈寿是因为他父亲受过诸葛亮的奇耻大辱,自己也受过诸葛瞻的冷落,因而在《三国志》中写诸葛瞻的才能言过其实,只不过是他善于书法,又受到父亲偶像光环的影响,才有名气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理性的看待绵竹之战,不难发现诸葛瞻在领兵作战方面缺少经验,为何这样说,邓艾奇袭绕道剑阁,翻山越岭,大军昼夜不停奔袭到绵竹地带,是十分的疲惫的,而诸葛瞻的军队却被邓艾的先锋军打败,退守绵竹!可想而知,诸葛瞻的军队布署是多么的不得当!而黄权之子黄崇便向诸葛瞻提议驻守险要地形,等到邓艾粮草不济,再找时机出击,万不能让邓艾进入平原有喘息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诸葛瞻并没有听从黄崇的建议,主动的还击邓艾,这十分的符合邓艾想要速战速决的心里,因此邓艾把诸葛瞻逼退到绵竹的地区,与诸葛瞻进行了一场决斗。自然诸葛瞻也战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很多人对诸葛瞻抱有着他父亲一样的偶像包袱,但是诸葛瞻的确不适合带兵打仗的这事也是不可争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