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莽末年,整个中原地区再次陷入了群雄逐鹿的局面,最终刘秀在战火中脱颖而出,建立了东汉王朝。

我们知道,在改朝换代的过程中人口锐减是一定的。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西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的时候,西汉王朝登记在册的人口总数为五千九百多万,在经历了王莽代汉和新莽末年的大混战后,到光武帝中元二年(57年),东汉王朝登基在册的人口总数只有两千一百万。

仅仅半个世纪,人口便减少了60%之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人口是第一生产力的古代社会,人口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繁荣与否。为迅速恢复国力,从光武帝刘秀开始,东汉初年的几任帝王在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同时,都十分重视人口的保护和发展。

光武帝曾多次下诏释放奴婢,且规定但凡虐待杀伤奴婢者皆判刑;同时释放囚犯,只要不是死罪的,都可以免除刑罚,释放为庶民,甚至对一些死刑犯但并非罪大恶极的,也减刑戍边;还实行精兵简政,复原了大量的郡国兵和戍卒,让他们回归家庭和生产;另外对流亡在外的流民,愿意重新定居入户籍者,还给予赐爵一级的优待,从而使得大量的流民回到土地上来,从事生产劳动。

就这样,到了汉明帝永平十八年(75年),东汉的人口已经恢复到了三千四百多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瞅着国力已壮大,汉明帝于是一改建国以来息兵养民的策略,派大将窦固北征匈奴,最终大破北匈奴。班超也奉命出使西域,降服鄯善、于阗等国。东汉王朝于74年重新设置西域都护府。

然而,东汉王朝的这一次武力展示并未取得持续的功效。仅仅一年后,匈奴的骑兵就再次卷土重来,西域诸国也加入了反叛的行列,袭杀了西域都护府陈睦。而此时的东汉王朝正值汉明帝驾崩,正是多事之秋,于是继位的汉章帝下令召回了驻留在西域的所有使者和军队,撤销了西域都护府。

上位后的汉章帝打算重现祖上的辉煌,于是更加注重人口的保护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和二年(85年),汉章帝颁布诏命:“《令》云‘人有产子者复,勿算三岁’。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算一岁。”一年后又再次下诏:“其婴儿无父母亲属,及有子不能养食者,禀给如律。”这些诏令都明确规定,对生孩子的家庭实行一定赋税的减免,政府给孕妇粮食以养胎。对那些没有父母亲属的婴儿,以及有子女无法养活的家庭,政府同样会给予粮食救助。

这项奖励人口生殖的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到和帝元兴元年(105年),东汉王朝登记在册的人口总数达到了五千三百多万。不过从这之后,一直到东汉灭亡,国家的人口就再也没有进一步的突破了,只是在这个数字上下浮动,而东汉王朝也在此时达到了巅峰。

正是在汉和帝时期,大将窦宪先后两次率军出征,大败北匈奴,迫使他们西迁,不再对汉王朝形成威胁;而南匈奴则彻底成为了汉王朝的属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国力壮大的东汉王朝却无法复制西汉王朝的辉煌。因为在汉章帝之后,上位的东汉皇帝,全都是些小屁孩,大的不过十四五岁,小的甚至只是几个月的婴儿,如此一来,权力自然就落到了太后及其亲戚手中,而皇帝要想收回权力时,他最可能依赖的便是身边的宦官。

所以在汉章帝之后的东汉王朝,外戚的跋扈和宦官的专权,一直都困扰着王朝的内政,进而引起社会方方面面的危机。于是,当窦宪解决了匈奴的威胁后,西部的羌民族又强大了起来,一直连绵了一百二十多年,最后直接撬开了东汉王朝覆灭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