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高中学生,不管是刚刚步入高一,还是高二,还是正在冲刺高考的高三学生,都把考入北大、清华、浙大当做高考的终极目标。

因为在全国人民眼里,这三所学校是全国顶尖学府。北有清华,南有浙大的说法,更是流行于全国。考入这三所高等学府的学生,要是放在古代科举制,那就相当于全国前三甲:状元、榜眼、探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大、清华、浙大作为全国最优秀的学府,不管是从学校规模,从学员人数,还是教育质量上,实力都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今天我却要为一所学校鸣不平,它就是2017年全国高等院校排名第13位的南开大学,因为它目前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黑马,历史上的南开更是黑马中的黑马,甚至可排榜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是什么导致了南开从榜首跌落到第13位呢? 这就要追溯到80年前日军制造的那场震惊中外的大劫难!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不仅要从军事上摧毁中国人民的家园,占领我们的国土,更要从精神上奴役我们,摧毁我们的反抗意志,让中国人民成为他们血腥统治下的顺民、良民。

日军占领平津后,实行民族同化政策,他们野蛮地破坏中国的文化与教育设施,就如同1900年八国联军的做法一样,除了烧杀抢掠,还大肆焚毁中国的古建筑,文明中心。

最后他们把目标瞄准中国的高等教育学府,首当其冲的就是天津的南开大学。那场没有人性、极其残忍的飞机大轰炸,至今中国人民都无法淡忘,因为它承载着南开师生对日本帝国主义无穷无尽的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7月29日的黎明,架设在天津“北支驻屯军司令部”以及同文书院内的日军大炮直接对准了南开大学的校园,巍峨的木斋图书馆及其他教学设施顿时成为一片废墟。

7月30日的下午,日军飞机携带九二式50千克炸弹对准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和南开小学进行大规模的轮番轰炸,校园被夷为平地。

南开中学主任喻传鉴回忆:“四架敌机在中学上空盘旋不去,忽见一架飞机,翅膀一斜,投下一颗炸弹,轰的一声,响彻云霄。接着又是轰轰数声,第一批敌机轮番投弹后,过十余分钟,第二批又来,每批三四架不等,总先在中学上空绕飞数周,后乃投弹。每一弹下,楼房左右摆动不已,如遭剧烈地震。炸弹爆炸时,好像天崩地坼,耳朵都快被震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开大学学生慧珠回忆:“炮弹像生了眼睛一样,老是跟着我们,直向我们追逼来,越逼越近。一个炮弹击中了秀山堂的楼顶,轰然一声,一团团黑烟从楼顶冲出来,熊熊的火光也跟着冒上来。在我们的眼前,秀山堂的影子逐渐暗淡、模糊、最后消失了!”

据不完全统计,在这次的损失当中,大学部被焚毁的教学建筑及师生宿舍共37栋,被抢劫与焚烧的中西文图书及成套的期刊杂志10余万册。

化学系、物理系、算学系、电工系、生物系等系科的实验设备及仪器标本几乎被破坏一空,按照当年的货币计算,共达663万多元(法币)。中学部及小学部被炸毁的楼房共30栋,被焚烧的中外图书达5万余册,总价值为121万元(法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尚未毁掉的大楼则大摇大摆地驻进了日军第二十七师团的搜索队、病马血清研究所、通信队,以及装甲车编制的第二中队。

思源堂成了他们的训练室和库房,定量分析实验室成了他们的禁闭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的办公室则成了他们的厨房。校园内近万株的树木被砍伐殆尽,波光粼粼的河流和莲池被填为平地。

更有甚者,原本挂在思源堂西南侧的那口由海光寺赠送的大铜钟,重达一万多斤,钟面刻有《金刚经》的全文,每逢举行毕业典礼时,均敲钟以示纪念,有多少名毕业生即鸣响多少下,洪亮的钟声远至十数里之遥。如今也被强盗们掠夺而去,并制成子弹,用来屠杀中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开大学可是创建者张伯苓30多年来的心血!他白手起家,辛辛苦苦创下了包括大学(1919年)、中学(1904年)、女中(1923年)、小学(1928年)在内的“南开”基业,终于树起了私立学校中首屈一指的“南开”体系。

仅以其中的大学为例,至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它已经拥有了3个学院、12个系科和2个研究所,堪称国内第一流的学府。天津人无不引以骄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谣说:“天津卫三桩宝:永利、南开、大公报。”梁启超亦曾赞叹道:“南开是中国希望之星,假如全国学校悉如南开,则诚中国之大幸。”

当今学者陈平原写下了这样的评语:“如果说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有什么“奇迹”的话,那么很可能不是国立大学北大、清华,而是私立学校南开的迅速崛起。”

南开曾是中国的骄傲,然而这所有的骄傲,所有的自豪,却在2天之内化成灰烬。南开师生全部的心血与辛劳,转瞬之间便付之东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一切都拜日军所赐,这怎么能不让南开师生、让天津人民、乃至全中国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咬牙切齿地恨呢?

请我们为南开大学遇难师生默哀,为南开加油!为中国高等教育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