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中,“忙忙忙”是都市人中人的常态,“累累累”是则成了口头禅,在这样的状态下,肾虚就悄悄侵入了人的生活。一旦发现出现肾虚症状,就又着急着“补补补”,各种民间偏方,中药西药轮番上阵,但是这样盲目补肾却埋下了更多隐患。

隐患一:药多且杂,效果差

现在常见的补肾方式中,一是食补,就是多吃各类“传说中”有壮阳效用的食物。这个方法虽然不见得有效,但只要不过量,图个心里安慰也罢,起码没有什么损失。令人担心的是通过各种药品补肾。稍加注意就能发现,这些中成药的配方少则十几种,多则几十种,成分非常复杂。看起来涵盖方面增加了,但实际上,只追求数量上的“多”,却忽视了质量上的“高”。一旦降低单位药剂中每种药材的含量,再好的成分能发挥的效用也十分有限,补肾疗效当然随之下降。

对策:药少而精,效专力宏

所谓“药少而精,效专力宏”,其实是中医行业内对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经方的形容,意指药方配伍精良,每味药物的主攻方向均十分明确,这个原理同样适用于补肾。尤其当市面上各种药品令人眼花缭乱的时候,患者从中选出一个配方精良,药效专著的。成分不需太多,只要在科学配比之下,保证每一味药发挥最大的效用,治疗效果反而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隐患二:盲目购买,易中毒

有一些患者在选取药品的时候,以为只要是知名厂家生产就不需要担心药品的安全问题。盲目购买一些品牌大的,名气响亮的药品,不注重药方,这样看到“补肾”两个字就买的做法,必然增加用药风险。以治疗肾虚为例,市面上许多药品或多或少含有补骨脂、川楝子、蛇床子和制何首乌,但是医学上已经证实补骨脂有肾毒性,制何首乌有肝毒性,是临床上禁止使用的药物,还有川楝子、蛇床子也都是有小毒性的中药成分。

对策:研读配方,不跟风

选择药品的首要原则是安全和适合自身症状。患者购买药品前自己做一些功课,不要盲目听信别人的推荐和跟风大牌厂家。注意观察药品配方,若在补肾药品中出现川楝子和补骨脂等就需要格外的注意安全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隐患三:只补不理,易上火

肾虚的症状多样,类型上可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因此治疗也不能一概论之。以腰腿酸痛,畏寒怕冷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肾阳虚,治疗主在温肾阳,补肾精。但是一味的“补”,对于身体中的能量恒定有很大的影响。容易引起上火,流鼻血等反面效果。这是因为中医治疗疾病,以辨证论治,讲究平衡。不仅要注意“补”,还要注意“理”,补进去的能量需要在体内达到调和,才能达到健康的平衡。

对策:甄选成分,行气理气

滋补类中药必须含有理气成分,沉香就是其中一种。沉香由我国特有的珍贵药用植物白木香制成,因为其制作费时难得,价格较为昂贵。但作为药材则能行气止痛、温通肾阳,可将肾中能量去往该去之处,以免“郁而化火”,药效甚于同类的小茴香、川楝子。患者在选用补肾药品时,如果注意到它的配方中添加了沉香用以理气,是为上佳之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的三大隐患,是在补肾药品过程中最为常见,却也最被人忽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