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从哪里开始崩的?可能是吕受益死的时候也可能再后面点儿黄毛死的时候。

很难适应在一部探讨社会话题的剧情片里居然死了两个人,尤其第二个人的死法实在太像警匪片里会有的方式了。这是导演在警告我们违法必被究吗?或者做坏事一定没有好下场吗?不,这是导演在铺垫主演为什么最后卖药只卖五百块甚至倒贴也在所不惜。一个一开始只是为了谋私利的印度神油老板于是变成了胸怀大义的圣人。所以在影片的结尾出现了十里长街送圣人的感人画面。这时我的内心在呐喊:千万不要让死了的两位演员也出现在队伍中,千万不要啊啊啊啊……可是,现实给了我感人的一巴掌。王传君的镜头确实太少了,导演多给一点是一点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部分剧情被剧透—————

是否是为了避讳电影针对真实事件改编而把原型人物的白血病人身份去掉,我不得而知。但为了让人物的动机趋于合理,主演不得不遭遇屋漏偏逢连夜雨的生活暴击。无可厚非却似曾相似。这样的处理是不是基于商业片的操作模式,是宁浩的主意还是徐峥的主意?主演本身不是患者是不是会造成电影戏剧冲突的弱化?这些问题如果看看《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也许就明白了。

他们都是聪明人,不会无法感知如果主演本身就是患者,就好像突然王传君的角色变成了主演(哇,好期待,感觉电影可以好看一百倍),其能够带给观众的共情感会更强烈。也许是为了避开某些电影上映的障碍?嗯,作为一名长期的吃瓜群众不是很懂。

当然,《我不是药神》并没到乏陈可善的地步,那些带着口罩的人和他们住的廉价旅馆是电影里最让人震撼的镜头。高举现实主义大旗的电影我是非常支持的,毕竟我们总是在被友好邻国们不断超越。但是《我不是药神》能做到的只是让我哭了,就好像《亲爱的》曾经做到的那样。在面对将死之人和丢失孩子的父母时哭是最无能的一种情绪。你哭只是因为除此之外你不知道还能用什么方式去理解他们的痛苦,还能用什么方式去支持他们的坚持。我并不喜欢轻易就让我哭的电影。尤其这种哭其实是来自于一种同情。

比哭更有价值的是让人产生恐惧、提高警惕,在明白电影的主旨之后不停地思考自己的处境。

问题的解决不能去靠两个人的死亡来推动。

吕受益的死其实是没有价值的,因为要到黄毛的死,原神油店老板才真正彻底地被触动(我这样说只是基于电影所赋予的层次感)。表现黄毛与程勇关系的着墨突然超越了表现吕受益和程勇的部分,这是让人费解的。难道不是吕受益的出现才使得整件事情有了开始并不断进入更让人期待的发展吗?原型陆勇的身份被一分为二变成两个人,而病人身份那么快就销声匿迹,这种处理到底是为了什么?

真实生活永远比电影残酷冷血,电影的功能就是让这种平淡如水的残酷冷血变得有生机起来从而给观众以警醒和希望。但是《我不是药神》既没有残酷冷血也没有生机,它只是讲述了一个故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