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哥们女儿十三岁早恋了,

老师要求家长配合,

一再强调不要视早恋如洪水猛兽,

要正确疏导,

不能一味地干涉制止。

这话说起来挺容易,

却没有细致到具体行为的步骤、有到哪一步才是过度,哪一步才是刚刚好的操作手册。

除了抛出一个大禹治水的方法,

依旧没什么来衡量指导是否有方

也仍旧以成绩分数的提升或是下降为标准。

现如今,大部分教育砖家早就倾向于早恋不可怕,正确地引导,并不会影响学习,

大概只有这样,才显得自己不落伍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举得最多的例子:

2011年北京高考理科状元和榜眼是一对情侣,

马克思,

歌德,

罗密欧与朱丽叶,

贾宝玉与林黛玉

……

韩寒觉得不应该有“早恋”这个词,

如果自己女儿早恋了,只会提醒“系好安全带,带好安全套”;

黄磊觉得“早恋”这个词很混蛋,

自己女儿15岁谈恋爱挺正常,懵懵懂懂情窦初开挺美好的;

杨澜因为没有早恋而遗憾。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砖家们是怎么指导的呢?

梳理了一下,大致这么几类:

一、分析了早恋的合理性

少男少女青春发育期,生理和心理上都自然而然有需求,

父母要理解,

提前性教育,尽量避免尝禁果,

只要不影响学习,大可放心。

二、孩子缺少关爱,缺少认同感,只能通过早恋能获得

父母要多给予关心、尊重、鼓励和赞扬,

孩子增加了获得自信的通道,

就不会依赖早恋这一途径了。

三、倡导跟异性的健康交往

不要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要多方面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广泛的、有距离的跟异性伙伴的交往,

有助于满足他们对于异性的专注与好奇,能够减少“早恋”的倾向。

有些孩子之间只是交往密切,

家长要仔细甄别,如果处理不当,反而将孩子推向早恋。

四、跟孩子成为朋友,让孩子袒露心声

跟孩子分享自己的爱情经历,

让孩子觉得自己早恋了不是错的,

会袒露心声,便于了解“案情”。

啧啧,

还真有脸哔哔,

前后矛盾,逻辑混乱,

作为家长老师的,都很难判断跟异性交往密切的孩子究竟有没有早恋,

情窦初开懵懂期的孩子能确定自己内心究竟是怎么想的?

上一秒觉得只不过喜欢一起学习一起玩耍,被家长老师一开导,

哇塞,原来这么浪漫美好,原来是爱上对方了才交往密切呀,

下一秒就变早恋了;

一方面说青春期的孩子本能就有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一方面又教导孩子必须发乎情止乎礼,

孩子的父母,正值虎狼年华,

自己都压抑不了天性,

却要求自制力本身就差的孩子超越自己?

提倡给孩子提前性教育的,

无非就是让孩子了解男女之间那档子事,

小宝宝也不是从胳肢窝里生出来的,

别神秘别好奇,没啥意思的,

而且还会有很多麻烦。

试问砖家们个个都老笋干黑木耳了,

对那那事儿总不会神秘了吧?

怎么还那么乐此不彼呢?

孩子想尝试一下究竟有意思还是没意思,

不也是正本能和天性吗?

父母多给予关心和爱,让内心孤独的孩子不仅仅只有早恋这一寄托途径,

好像早恋的孩子都是因为缺少父爱母爱似的,

对孩子幼小的内心来说,谁说只有早恋这一条途径了?

王者农药、韩剧、追星……

途径多了去了。

现在孩子的内心世界,远比父母辈的丰富多彩;

跟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好,孩子告诉你,拉个手拥抱感觉都那么美妙,

那事儿应该会更美妙吧?书中不是都这么描述的吗?

书中不是还说,那事儿的美妙,能强化和巩固爱情吗?

好想试试啊,

父母该怎么回答呢?

或者,孩子告诉你这天大的秘密,说自己尝试过了,好舒服呀,

父母老师又该怎么回答?难道还无话不谈地问她来了几次高潮?

至于说什么跟孩子分享自己的爱情经历,就更扯了,

自己的经历,有脸张嘴吗?

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XX相亲网、二大爷三舅子四表姐撮合的?

还是顺利通过了“你小区的停车位多少”等经典提问的考验过关斩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别拿高考状元榜眼是早恋来当例子,小概率事件不能说明问题,人家得了高考状元,不能按照因果来推断出,

是因为早恋吧?

有人抽烟喝酒活到99还能爬五楼不喘气呢,难道是因为抽烟喝酒?

韩寒2013年发文“幸亏没读大学“,

才五年,为什么就说自己高一退学是失败?

砖家们能因为天性对早恋包容,

是不是对退学也应该接受呢?

孩子不想读书做作业背课文,

不也是天性吗?

别老拿韩寒和黄磊的早恋观说事,

人家孩子的起点、从小耳习目染的环境,

不会因为只是死飞玩得6就恋上,

人家成长的主题,当然可以只是快乐,

人家可不是只有一条途径才能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

平头百姓的孩子,成绩好考上好大学,

未来才有机会多一些选择,

是尽可能规避18岁就去海底捞扯面条擦皮鞋;

黄磊15岁的时代,一定是月朦胧鸟朦胧,

现今什么情况?

小学六年级就来例假早就不是稀罕事了吧,

15岁才情窦初开,已经属于后知后觉了好吗?

声称不该有早恋这个词,

却以自己年代的发育水准本能地设了个限度15岁,

不矛盾吗?

韩寒谈到对女儿的早恋,设定的也是18岁,

如果他们的女儿12岁13岁恋爱呢?

哪一天13岁的女儿问可以无话不谈的韩寒粑粑:

安全套该买螺纹的还是颗粒的?

韩寒会不会回答:乖女儿,你快乐最重要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的成长和完善,不正是抑制大部分初期的天性和快乐的过程吗?

人之初,看到好玩的好吃的就想据为己有,

不爽了就吐你一脸口水,这不就是天性吗?

为什么需要让孩子知道这是不礼貌的,那是不对的?

什么年龄段,就该干什么事,

早恋没法禁止不假,但至少该让孩子们明白,这是在犯规,不值得支持。

教育制度,是一个大屋檐,

未必对每个人适用,尤其是特殊群体,

却一定适用于现阶段的大多数群体,

屋子里每一个游戏规则,都是受屋檐支配的,

牵一发而动全身,

当高考期间不再有停工交通管制,生活次序如常,

不再有“拼一个春夏秋冬,赢一生无怨无悔”“高考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省力杠杆”这类口号,

当老师提问“长大后想干什么”,

孩子骄傲地回答“长大了想跟爸爸一样干油漆匠”而不被哄笑的时候,

再来谈孩子的天性和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