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颇有一些崇慕古人的朋友,这些朋友又尤为推重古代天文历法。他们曾不止一次和我吹嘘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多么的灵验,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清明必下雨、惊蛰必打雷。

然而这几乎就是瞎扯,中国太大了,气候也非一成不变,尤其是初雷时间,更是因时、因地而异。

 1971-2000年全国初雷分布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1-2000年全国初雷分布图

众所周知,惊蛰节气一般在公历3月上旬。我想和我讲这些的人多半是长江附近的吧。

和很多次吵架一样,晚上复盘的时候我想起另一个更加重要的事情来——老祖宗定的惊蛰和雨水顺序还变过啊!

  • 早期的惊蛰

早期的惊蛰不叫惊蛰,叫启蛰,或者雷启蛰。因避讳汉景帝刘启,故而更“启蛰”为“惊蛰”。这是节气名字的变化,和顺序无关。

二十四节气完整在文献中出现,当以《淮南子·天文训》为早:

加十五日指报德之维,则越阴在地,故曰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阳气冻解,音比南吕。
加十五日指寅则雨水,音比夷则。
加十五日指甲则雷惊蛰,音比林钟。
加十五日指卯中绳,放曰春分则雷行,音比蕤宾。

可以很明白的看出来,惊蛰即是雷惊蛰,意思是雷声惊动了地下的蛰虫。

《淮南子》此处雨水在前,惊蛰在后。

在此之前,虽然没有完整的记录二十四节气,但是其实有些节气已可散见各处。如《春秋》讥日南至,即是冬至节气;《左氏》记分至启闭,就是指春秋分、冬夏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个节气。

《吕氏春秋》有十二月纪,与《礼记·月令》内容源出一脉。其中以《孟春纪》记有立春节气,而《仲春纪》虽未言惊蛰,但是明确记载“雷乃发声”:

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
……
始雨水,桃李华,苍庚鸣,鹰化为鸠。
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
蛰虫咸动,开户始出,
先雷三日,奋铎以令于兆民曰:“雷且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
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桶,正权概。

此处应当注意“先雷三日”。雷霆乃是自然现象,以古代的技术手段定然无法于某日预测“三天后当有雷”。故而“先雷三日”之“雷”,恐怕还是指一个日期。换言之,此处的“雷”多半就是后世的“雷启蛰”的前身,也就是现今的惊蛰。

此外,《仲春纪》提及似乎是节气的还有“雨水”和“日夜分”。“日夜分”自然是指春分。“雨水”记载的物候和后世雨水节气无异,但是在仲春放进去三个节气这个操作以现在观点是不大符合现今的标准的。

虽然还有少许费解,但是以《仲春纪》来看,雨水-惊蛰-春分的顺序是和今天一致的。

  • 奇怪的调整顺序

那么混乱顺序的节气由来何处呢?答案是《汉书·律历志》中记录的《三统历》。《三统历》是我国传世文献中得以完整记录的最早的历法。乃是汉代的刘歆在《太初历》——我国真正意义上最早的农历,但是没有流传下来——的基础上揉进“三统循环”之说而成的历法,一般认为《三统历》和《太初历》没有大的区别。

《三统历》记载了天文的十二次、二十四节气对应二十八宿的表格。十二次和二十八宿都是古代对天空的的划分方式。前者性质和西方的十二星宫类似,与太阳运动有关。后者则是不变的恒星背景。

这个表格在技术上,内容应该为二十四节气(及十二次)分别对应的太阳宿度——也就是,某某节气,太阳应该在二十八宿的某某位置。那么问题来了,《三统历》里面记录的春季节气顺序和后世很有些不同。这可能是当时的天文测量成果,不过和今天的主题无关。

 《三统历》记录惊蛰、雨水、谷雨、清明顺序与现在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统历》记录惊蛰、雨水、谷雨、清明顺序与现在不同

翻看表格记录我们可以发现,《三统历》不只是惊蛰在雨水前面,谷雨亦在清明前面。而且为何有这样的调整我们恐怕已经不易知道了。

  • 后世的节气

紧接着《汉书》节气记录的,自然应该是《后汉书·律历志》。《后汉书》中的节气表格更加丰富,分别列出了每个节气时候的日所在、黄道去极、晷影(正午日影长度)、昼漏刻(白昼长度)、夜漏刻(夜晚长度)、昏中星(昏时正南方向星星)和旦中星(旦时正南方向星星)等七项内容。

一如惯例的失传了……现在我们看到《律历志》中是刘洪和蔡邕在熹平年间补测的内容。其节气,先雨水后惊蛰:

 《后汉书·律历志》所载节气表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汉书·律历志》所载节气表格

然而同时期甚至同作者的《月令章句》却依然说:“孟春以立春为节,以惊蛰为中”,节气和中气始对二十四节气的细分。以立春开始,单数为节、双数为中,分别配十二个月。《月令章句》认为立春为正月节、惊蛰为正月中,也就是明确支持惊蛰在前,雨水在后的方式:

 《月令章句》书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月令章句》书影

自此而后,讨论节气的著述多以雨水在前惊蛰在后——也就是我们现在习惯的方式。然而支持惊蛰在前雨水在后的也不乏其人。

比如唐代的最早的两部历法《戊寅元历》和《麟德历》就都在自己的历法表格之中使用后者。而继之者如一行的《大衍历》则使用前者。

 《麟德历》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麟德历》截图

说到底,二十四节气之雨水惊蛰谁先谁后,并没有一定之规,以此“畅想”出什么气候时令变化也未必可靠——你怎么知道不是各个历法作者个人偏好决定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