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表现:

脱白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是常见的。例如,幼儿在欢快的歌声中忘情地牵拉对方;教师在游戏中带幼儿做提拉动作;看到幼儿脚底一滑,慌张的教师猛地拉住幼儿的小手往上一拽;幼儿穿衣服时不配合,着急的教师在拽幼儿手臂时不小心用力过猛......日常生活中教师一不小心,很可能造成幼儿脱臼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象分析:

脱臼在医学上称为桡骨头半脱位,也被形象地称为牵拉肘,脱臼在5岁以下的幼儿中比较多见。因为5岁以下的幼儿关节韧带比较松弛,关节囊比较栾韧、溥弱,当肘关节伸直时,如果手部突然受到纵向牵拉,很容易造成牵拉负重而导致脱臼。

如何判断幼儿是否发生了脱臼呢?当幼儿发生脱臼时,通常会哭得很厉害,不仅拒绝别人抚摸,也不肯弯肘或抬起手;肘关节呈半屈位,前臂往前旋转,不敢后旋,没有红肿发烧等症状,一般都可以判断为脱臼。一般而言,幼儿发生脱臼后,在10个小时以内进行复位,还是比较容易的。如果耽误了太长时间,幼儿关节已经肿胀,进行复位相对就不那么容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建议:

1.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上下台阶时,教师要提醒幼儿放慢脚步,并注意不要过分牵拉幼儿,如果牵拉,要拉住幼儿关节以上的部位。

2.幼儿摔倒时,教师要用双手将其抱起,不要拉着幼儿一侧的上肢让幼儿爬起;在给5岁以下的孩子穿脱衣服时,教师动作要轻柔,切勿过分牵拉,旋转孩子的前臂。

3.教师平时要注意引导幼儿做前臂旋转动作,增加幼儿上肢的肌肉功能和环状韧带的紧张度。 对于体质较差的幼儿,应注意增加营养,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