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为表现:

在幼儿园,我们发现让幼儿有意地去注意事物,主动完成任务是非常困难的。如教学活动中有的幼儿会表现出东张西望或摸摸旁边幼儿的衣服等行为。在教育活动中,幼儿经常会因为环境的干扰或自身原因,出现注意难以集中的表现,继而影响教育效果,教师常常为之烦恼、困惑。

现象分析:

有意注意是有目的、有计划、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活动,让幼儿按照一定的目的,有意识地保持对某一事物的关注是比较困难的。首先,幼儿大脑发育水平有限,额叶尚未成熟;其次,外界的环境刺激也会影响幼儿的注意力,幼儿经常被周围事物所吸引;再次,幼儿的有意注意需要依靠活动和操作来维持,教师要为幼儿创造活动和操作的机会。另外,幼儿自我管理与控制能力水平比较低等,都会影响幼儿有意注意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建议: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进入幼儿园,要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遵守各种行为规则,能够听懂成人的语言要求,并按照要求完成任务。跟上幼儿园生活的节奏,学会融入集体并分担一定的任务,这些都要求幼儿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发展有意注意的重要途径。

2.逐渐形成有意注意的习惯,学会坚持。

这一点应该贯彻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在每天早晨入园时,应当要求幼儿注意观察活动室,区角的变化,观察室内养殖的小动物和植物的变化。活动时,教师要用语言指导和调节幼儿注意状态,例如:“注意听,这个故事里都讲了什么。”“用心看,老师是怎么画的,,从哪儿起笔,画到哪儿为止。”等。经常反复地要求和强化,会帮助幼儿逐渐形成一种专心做事的意识与习惯。

3.逐步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

幼儿维持长时间的注意,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的培训需要逐步的引导。教师可以从帮助幼儿控制外部行为做起,要求幼儿在一段时间内专心做一件事,例如看书、绘画时尽量不要打扰幼儿。游戏时安排固定的时间和场地,帮助幼儿形成心理活动定势,即每当幼儿在习惯了的时间和地点坐下时,便可以集中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孩童重要的是激发兴趣和爱心,否则只是填鸭式的灌输,毫无意义可言。

——(法)蒙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