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来过海南的朋友,如果你以为海南的“零嘴”只是千篇一律的水果你就孤陋寡闻了!好吃的海南人在糕点的创作上可是花样繁多,风味独特,酥脆甜香,老幼皆喜,出岛更是不忘带回去慢慢品尝,今天为您搜罗其中一部分,给“吃货”们馋馋眼:
[煎堆] “煎堆碌碌,金银满屋”,煎堆是海南的风味小吃之一,流行于著名侨乡文昌市一带,尤其是以锦山地区最为出名,故当地方言又称“锦山空心珍袋”。它是一种油炸米制品,无馅,大如排球。
[文昌饺子酥] 饺子酥形似饺子。饺子酥的原料分为皮料和馅料。皮料由面粉、适量鸡蛋、熟猪油、白糖制成;馅料主要有炒花生仁、炒芝麻、白糖等。
[信封饼] 文昌市会文镇有一道传统小吃,可以说是享誉盛名。它的形状极为特别,酷似一张信封且皮香酥脆,老少皆宜。信封饼的起源,还要从抗战时期说起。当时受战争纷扰,很多村民都移居侨外,与亲人分隔两岸,只能靠书信往来。于是,留守家乡的亲人,就将点心做成信封的形状,寄托思念。
[红糖年糕] 曾经是三亚人过年时才吃的食品,如今在三亚各个农贸市场均有销售摊点。来自大陆的游客一定要尝上一块,因为现在内地很难吃到红糖了。
[领带酥] 因造型似领带而得名,主要原料是面粉、鸡蛋、熟猪油、白糖。制作时,先将面粉、适量鸡蛋、熟猪油、白糖、清水拌一起和好,再用擀面杖擀成薄片,然后用刀切成约5 cm长、2 cm大的条块状,用刀从条块中间切一道口,用手一块一块地从两端朝相反方向扭串过去,就成为领带扣扎的形状,放在花生油里文火炸成。
[糖贡] 海南文昌市的著名特产。用糖拌爆糯米花,添加花生米、椰子肉、芝麻等制作而成,白、香、酥、脆,非常美味,古时作为贡品进献朝廷,故名糖贡,商品名为糯米花。每逢春节,文昌民间各家每户必备糖贡,用来招待亲友和贡年,在文昌民间更传有“无鸡不成宴,无糖贡不像过年”的谚语。
[三角留] 其制作方法和粿大致相同,因其呈三角形状,故叫“三角留”。这种民间小吃数文昌会文地区最有名,它润滑、爽口,有甜心的,也有用韭菜、椰肉丝、盐做馅的,叫咸心粿。
[椰汁板兰糕] 以板兰叶为主要配料,板兰是一种热带草本植物,汁液深绿,有特殊的板兰香味。归侨的人喜欢用板兰叶配制食品,而又以椰汁板兰糕最负盛名。主要原料是以处理过的粘米浆分别加入绿色的板兰叶汁和椰汁,在平底蒸盘中层层相隔蒸成。
[萝卜糕] 将由五花腩肉粒、萝卜丝、粘米浆制成的萝卜糕浆倒入方盘,再均匀地洒上虾米粒和叉烧粒后,以旺火蒸熟,待稍微放凉后再切块,滴上香油加上熟芝麻和葱粒,色味俱佳的海南萝卜糕就诞生了。温热的糕面红绿点缀,色泽鲜艳,萝卜味香浓,各味相济,入口鲜嫩,个中滋味只一个妙字。
[椰子糕] 海南特色小吃中的一种,听名字就能猜到其味道与椰子有关。椰子糕呈扁圆型有碗底般大小,外面用椰叶或香蕉芭蕉叶裹成。除了具有年糕的绵软特点外,其馅是最大的特色。
[椰香高粱粑] 流行于琼海、万宁地区一带,用当地产高梁米配鲜椰子丝蒸熟即成。
[薏粑] 在海南居住过的人对薏粑并不陌生,但“薏粑”并不是它本身的书面语,而是由海南地方方言直接翻译而来的,连海南居住的本地人也不知道它的书面语怎么写。薏粑,薏和意谐音,就是表达心意和良好愿。
[归粑] 也名“闺粑”,两种称呼各有道理。称“归粑”, 是庆祝归来之喜。华侨从海外归来时,衣锦还乡,便有亲戚做“归粑”送上门,一是喜祝平安归来,二祝亲人在海外事业顺顺利利、家庭圆圆满满。
[文昌按粑] 又称“椰香粘软”。是海南地方风味小吃。出自著名侨乡、椰乡文昌市一带民间。用糯米粉加清水、生油搅和,揉搓成小团,用手按压成遍圆形,在滚水中煮熟,然后沾上碎粒状甜馅料便可吃用。
[琼海糍粑] 紫红色的馅是甜的,黑色的馅是咸的,它的皮所采用的原料是住在沿岸的苗民所种植的谷物,外面用野生的小米蕉叶子包着,里面的馅就椰肉加白糖。
[姜糖汤圆] 特别的地方就在这个姜糖的汤底。煮汤圆一定要用姜糖水才能恰到好处,而且姜不能多,要刚好能品出有姜的味道最合适,姜味能最大限度提升汤圆的香味。糖也不能用白糖、冰糖之类,最好是赤色长。[来自:meishitui.com、第一旅游网]
看了那么多好吃的,你是否想尝尝,来海南,就别错过海南这些美食哦~
看完本文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