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旅游金融模式受到追捧,无论是传统旅行社还是线上旅游平台,都推出了各种类型的旅游金融产品,诸如押金旅游、会员制、套餐销售等。只要将资金放置在旅行社一定时限,就可以获取利润,这也着实吸引了众多消费者。此前发生在北京的海涛旅游、青扬旅游等旅行社因“押金旅游”金融模式面临挤兑和资金紧张就曾引发关注。那么先交钱再旅游背后究竟暗藏哪些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年,北京的靳女士通过朋友介绍,接触到了海涛旅游。靳女士说:说它玩得便宜,交四万九千八押金能玩好多地方,能玩美国东西海岸,土耳其。能玩六条线,比外头便宜,完了还退你押金。在去过两条线路之后,承诺退还的押金却被一拖再拖。

靳女士说:我第一次交了四万两千八,玩完美国夏威夷回来了,玩了北欧回来了,协议上写的是扣了一万块钱,还我三万二。春节的时候给我打电话说没钱,说先不还。

虽然迟迟没有拿到押金,靳女士却仍然没有意识到风险的存在。2016年底,由于业务员口头承诺,交纳48600元押金可以免费游览包括土耳其、南非、以色列在内的六条线路,靳女士还拉来了朋友。不过,合同中约定的线路却一直未能成行。

靳女士说:第二次我自己交了四万八千六,都是押金,说还给手机,我还把朋友拉进去了,她也交了四万八千六,(他们说)玩了回来一分不扣,就要你的押金。结果就去了一个柬埔寨,之后就再也没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上半年,北京海涛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被爆出消费者集体维权,原因是多次出行计划爽约,大面积拖延退款。风波愈演愈烈,目前仍有大量消费者没有拿回押金。

据了解,早在2016年3月,天津市旅游执法大队就曾针对泳利等个别旅行社收会费,组织低价游,存在的金融风险发布过消费特别提示。

除了一些传统旅行社,携程、途牛等线上旅游平台也都相继推出了各种类型的旅游金融产品。但业内人士表示,旅游金融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相关的监管规定较为模糊,高收益的背后,的确存在着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