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为表现: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对某一事物所关注的时间比较短。例如,教师让幼儿观察图片,可能幼儿转眼间就去干别的事情了,即使他真的在看图片,坚持的时间也很有限,并且很容易产生疲劳,造成注意分散。老师会用很多时间组织孩子的注意,但有时效果并不理想。

现象分析:

在活动中注意能持续的时间我们称之为注意的稳定性。持续的时间越长,注意的稳定性就越高。幼儿的注意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提高。3岁幼儿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约为3~5分钟,4岁时约为5~10分钟,5岁时约为10~15分钟。幼儿注意坚持的时间越久,越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对所从事的活动的理解、态度、兴趣、感官参与状态等都会影响到注意的稳定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建议:

1.帮助幼儿提高对事物的认识。

对事物认识的越清楚明白,在活动中幼儿坚持的时间就越长。教师组织幼儿活动时需要讲清楚活动的要求和目的,活动过程中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提示,幼儿经过努力完成一件事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认可,培养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

2.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

人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时,总会很投入、很专心,幼儿也是如此。兴趣能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情绪,教师要以灵活的形式吸引幼儿,促使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更多的意志努力。

3.活动要动静交替,长短有别。

单调、长时间地进行某一种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分散。幼儿园在安排活动时要考虑到不同活动时间长短有别,动静交替,内容丰富并赋予变化。不能让幼儿长时间从事一项活动,避免幼儿过于疲劳而产生注意的分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法)居维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