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金良,出生于1994年6月 ,北部战区海军某潜艇基地某艇员队作战部门声纳兵,下士军衔,多次被评为“优秀训练标兵”“优秀士兵”,2017年在海军声呐兵专业比武中夺得第一。

声呐兵是潜艇的“眼睛”和“耳朵”,蒋金良当兵只有四年,却凭借对声音的灵敏练就出水下“听风者”的绝活:

能够在海底复杂的噪声环境中,准确甄别出400多种噪声信号,并以此推断出目标舰船的国籍、型号,甚至主机类型、螺旋桨转速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金良的故事

王兴勇 张淼 吴登峰

天赋

蒋金良出生于湖南省西北部一个偏僻山村,那里群山连绵,溪流漫溯。从小,蒋金良最惬意的事,就是听虫鸣鸟悦、流水潺潺。纷繁的声音里,小小的顽童常能辨出多种鸟叫声音,让村里的人很是称奇。

2013年,蒋金良梦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海军。在一次声纳兵选拔测试中,他凭借耳朵对声音的灵敏度,竟准确辨认出大多数内容。

“天赋!”“天赋!”在场人员连连称道。

打那以后,蒋金良成了一名潜艇声纳兵。

当众“出丑”

经过数月潜心训练,蒋金良觉得可以“出山”了,自信满满的他在第一次上艇时就遇到了尴尬——他一令一动地按书本上的规范操作某型设备,可眼睁睁地就是玩不转。而曾在基地比武中多次夺得奖牌的班长孙君明一出手,三下五除二就化解了难题。

当众“出丑”的蒋金良被现实的一盆冷水浇得异常清醒,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的道理。

听懂“歌词”

不仅为了合格,更为了优秀,在声纳目标综合识别训练系统上,蒋金良常常一听就是四五个小时。

耳机里传来的声音,是裹挟着海浪、海洋生物和各型舰船发出的杂音。蒋金良需要从这10多种杂音中甄别出目标舰船发动机和螺旋桨的声响,并据此判断出目标舰船的国籍、型号、甚至舷号。

别人耳中的杂音成了蒋金良口中的乐曲。“开始的时候,我听的是‘音乐’,时间长了我竟懂得了‘歌词’。”蒋金良说。

大比武中显身手

2017年年底,海军组织的声纳兵大比武

有限的时间内,随机抽取12本理论教材的知识点、400多批信号内容,这是摆在各路竞赛选手面前最大的难关。

“嗡、嗡……”比武过程中,耳机里突然传来了丝丝拉拉的异响,电脑音质突然搅局,瞬间打乱了节奏。

“不会的题,放弃一两道不会影响成绩,不要因小失大。”进场前,蒋金良听到了这样的议论,这也是平常应试的招数。

“考场就是战场,每道题目都是必答题。现在给自己留余地,就是为未来的对手创造先机。”蒋金良下定决心“死磕”到底:舰船的国籍、主机类型等要素如弹幕般在脑中飞速闪过,最终他在规定时间内得出正确判断……

最终,兵龄不到4年的蒋金良在这次大比武中摘取了个人成绩桂冠。

蒋金良在进行声纳听音识别训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金良在进行声纳听音识别训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金良(左)在向战友传授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金良多次获得基地以上级声纳兵比武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