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公布了一项针对留守儿童手机使用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手机带娃”已成为留守家庭子女教育的新痛点。

调查样本涉及贵州、安徽、江苏等留守家庭集中地区。统计显示,在12-16周岁的留守儿童中,接近42.7%的孩子拥有自己的手机,其中超过77.3%的孩子经常用手机上网。不少农村儿童的上网时间竟然高于城市儿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4-16周岁的青少年是手机依赖症的重灾区。,该年龄段正是孩子成长的“叛逆期”,如以“暑期每天上网次数超过三次或时间在两个小时以上”为判断依据,调查中该年龄段有48.3%的孩子属于高度依赖手机。

城乡差距使得农村孩子的教育基础本来就薄弱,手机成瘾会让留守问题更加复杂。 好奇心重、自律性差、缺少监督等综合因素,造成留守儿童沉迷手机不能自拔。缺少家庭关怀,留守儿童很容易陷入迷茫,手机娱乐给他们提供了逃避眼前焦虑和痛苦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惯了手机上动感十足、感官冲击力强的画面,孩子会对普通信息的刺激变得迟钝,而长期沉迷在虚拟世界中寻找价值认同,可能导致他们与家长、同龄人间缺少正常和有效的交流,形成孤僻甚至自闭的性格,这些都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极为不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让实际监护人懂得移动互联网知识,意识到“手机带娃”问题的严重性,才能有效干预留守儿童过多使用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