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北大清华本科毕业生可直接落户上海的消息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其中关于北大清华、本科生、上海户口这些字眼吸引着关注者的热议。的确,当这些字眼组合在一起确实有种独特的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几年,各大城市间的人才争夺策略层出不穷。作为人才的首要流入地之一的上海坐不住了,表示只要是符合申报条件的北大清华本科生,可以直接落户。北大清华作为我国最高学府象征,成为高素质人才落户的门槛,还可以有几分理解。但是本科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北大清华的硕博生就没有落户优惠了吗?关于这件事的争议我们一条条梳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学校作为标准

本次上海出台的落户政策中点名清华北大。高等教育中存在教学水平的差距是一个存在的事实,清北作为金字塔尖的存在,是大众心目中高水准的代表,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这么大的一个上海,高素质人才清北能供应得上吗? 2017年,北京大学校本部本科毕业生就业人数占比22.91%,而单位在上海的,仅有2人。清华大学2017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位于上海仅占4.1%。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的是方方面面的人才,有些学校也许名气不如清北,但在专业领域上的建树在学界数一数二,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只能说,以清北作为标准,能够理解,但却与实际有脱轨,要以岗位和专业的匹配度为标准才是更完善的解决之道。

研究生、博士生没有绿灯

上海是我国最先进入老龄化的社会,随着这一问题的加剧,人才引流迫在眉睫。近些年,上海市每年都会出台非上海生源毕业生的落户政策,而今年出台的政策,对北大清华的本科生照顾有加。北大、清华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只需符合上海市教委等部门制定的“基本申报条件”,不需要参与评分,就能直接申请落户。

该规定目前只针对本科生,而硕士和博士却没有包括在内,这一点引发了网友对于学校不同阶段教学质量的讨论。但是为何独独宠爱本科生,还没有任何官方的回应。

对于政策是否有失公允,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李永忠认为,这是地方解决各自人口问题、劳动力问题的一种手段,和公不公平关系不大,应该从城市规模去考虑合理性问题。他认为,不同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同,各城市出台自己政策和方法无可厚非。

根据数据显示,去年落户上海的本科生人数寥寥无几,也许和落户上海比较,高考考上这两所名校应该是更难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