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8年一支神秘的部队奉命进驻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开山平地进行军事工程作业。当作业刚刚进行一天,士兵们挖出了一片同附近地面颜色大相径庭的“褐土”,这下面很可能有古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考古队进驻。一个东西长21米,南北宽16.5米,面积达220平方米的古墓出现在人们面前。墓中巨大的棺椁上盖了47块巨型石板。当人们费劲周折吊走石板,揭开椁盖后,出现在眼前的是几米深的浑水,水面上横七竖八地浮着一些棺木。考古人员迅速对古墓加以整理,随着水位的下降,一座举世瞩目的豪华地宫出现了。

这座地宫的主人,就是曾侯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战国古墓出土了众多的随葬品,经过发掘整理,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1.5万余件,分为青铜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金器、玉器、漆木器、竹器等八大类,都有非常高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墓中出土的一件漆木衣箱的盖子上绘有二十八星宿的天文图像,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创立二十八星宿体系的国家之一。墓中还出土了一件带盖金盏,重2156克,采用青铜范铸工艺,盖顶有环形纽,边缘有与盏扣合的卡,盏底有“S”形凤足,盖顶和盏口外沿有华丽的云雷纹,其精湛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但是,最令人瞩目的还属“曾侯乙编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套编钟,是中国目前出土40多套编钟里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一组。整套编钟共有65枚,总重量达2500多公斤。轻重、大小不同的编钟按照发音原理,依次排序在钟架上,分上、中、下三层。上层19枚较小的编钟成为“钮钟”,最大的重11.4公斤,最小的重2.4公斤。中下层是编钟的主体,最大的重203.6公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侯乙编钟出土之后,湖北省歌舞团受到它的启发,决定创作、编排一部大型歌舞剧,来反映古老的荆楚文化风貌。1983年,歌舞剧《编钟乐舞》正式上映。

美国纽约市市长看了《编钟乐舞》后说,编钟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属于全人类的,今天湖北省歌舞团无疑是给纽约人民送来了人类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