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明 ,一个专注反对武志红的心理学家】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全民搬家”的时代,实体的搬上虚拟的空间。
当互联网遇上心理学,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相关知识通过微博、朋友圈、直播、微课等形式被“搬”到网上,包括心理咨询、心理培训等。
互联网时代也是一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话语权不再是“权威化”的单向发声,而是“众声喧哗”。观众不再是电视媒体时代“沉默的大多数”,而是互联网时代用“拇指发声”、有自己发声机会的“大多数”,他们甚至有自己的社群、部落,有自己的教主!
在机遇到来的同时,却又无可避免的会带来一系列需要面对的问题——互联网极大地促进了心理学的蓬勃发展,也造就了很多有名气的心理网红。
尴尬的是,身为任何一个领域的网红,一定要“语不惊人死不休”。话说得太靠谱,没噱头,言论越是极端辛辣越能惹人眼球。太中庸的话等同于废话,没谁会听!
心理圈也不例外,因为平实的学术分析不能引发大众的兴趣。大众市场追求的是:劲爆!因为这样才够味!
【赵小明 ,一个专注反对武志红的心理学家】
就好比心理圈著名网红武志红痛心疾首地提出“巨婴国”这一惹人眼球的概念,加之新瓶装旧酒、标新立异式的营销。
然而,心理网红毕竟不同于娱乐类网红,不是简单的娱乐大众。心理网红吸引的粉丝基本都是有过创伤、心理困扰的人群,如果话语过分偏执极端,那就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而在伤口被揭开后又缺乏及时有效的心理援助,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赵小明想到武志红曾说过的一段话:
作者不对读者负责。宫崎骏说,他创作时从不考虑观众。我认为这是极高境界,但我不能很好的做到,至少我赞同这个观点。作者把作品拿出去,读者反应就是读者的事。巨婴国一书有很多偏颇,这我认错,会修改。但我从未讲过归罪父母,所以你归罪时,和我无关。
拜托,你不是宫崎骏,你写的不是动漫,你描绘的不是动漫人物,你写的全体中国人。创作时完全不考虑受众,这多少有点走火入魔的味道了。
首先,人是要生活在关系中的,创作意味着分享、交流,被看见,其实是要和他人发生关系的。完全不考虑读者有违创作初衷。我觉得创作者心中都是有潜在观众的。而且我觉得武志红的做法和他的说法是矛盾的。
其次,与文学动漫作品相比,心理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更大更持久更深刻。而全体社会成员都被一种情绪推动的时候,产生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武志红说他的作品没有让人们归罪于父母,但是要知道的是。
我们很多人都缺乏足够的理解能力,曲解和过度引申是很常见的。而且往往人们看书都是只关心和自己相同的那些观点。我觉得看了书以后归罪于父母的人也不在少数吧。这即使不是武志红本意,但不能说没有武志红的责任。
第三,在当下“被迫害妄想”这种大环境和他反抗压抑做自己的口号结合。即使他一再声称自己没有引导别人怨恨,怨恨情绪也会升级。而且很少人会去思考一些词语真正的涵义,比如“和解”、“孝顺”,都是按约定俗成理解。
有学员曾告诉我,作为武志红曾经的铁粉,慢慢的发现他变味了、跑偏了——投射了好多好多个人的阴暗面,将自己的恐慌、焦虑等转移给普通大众。
【看更多反对武志红文章,可以搜索赵小明】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