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说法叫“十孩九积”,孩子积食是很常见的问题,然而,孩子积食会损伤脾胃,而且易引发发烧、咳嗽、甚至是肺炎等症状,影响孩子成长发育,危害孩子的身体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积食?

顾名思义,即是食物累积在宝宝的胃或肠道中。从中医角度来讲,积食是一种病症,主要原因是婴幼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导致乳食停滞于中焦,引发的一系列疾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积食有哪些表现?

1.厌食

饭入口后久含不吞,吃一顿饭需要很长的时间。

胃口不佳甚至厌食,食欲不振,有的宝宝还会伴随着精神不振。

2.腹胀、大便硬结或腹泻

这是因为小孩子的消化功能还没有完成发育成熟,消化功能不好,积食可能直接导致宝宝腹胀、腹泻。

部分孩子的大便会有腐败的臭鸡蛋的味道。

判断:摸一摸宝宝的肚子,看看宝宝是不是有特别胀气的感觉。

3.免疫力低

长期积食会导致宝宝的免疫力受到影响,可能导致孩子反复感冒、咳嗽、甚至肺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烦躁易哭、精神不好

宝宝吃太多,伤害到脾胃,导致胃肠疾患。可能导致宝宝难以入睡或者睡得不安宁,还有的宝宝会表现出入睡后大汗淋漓。

5.嘴唇变红

有的孩子积食,食物积滞化热,家长会发现孩子的嘴唇这几天突然变得很红,此时就要怀疑是不是积食化热了。这个变化很容易察觉,家长们细心观察就好。

6.舌苔厚且白、面黄瘦弱、鼻翼两侧发青

孩子吃了多了积食,会出现鼻翼两侧发情、舌苔又厚又白,还可能会有口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引发孩子积食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一:脾胃受凉,影响消化

当宝宝脾胃受凉,或者不小心吃了凉食都会影响宝宝的消化功能,导致食物无法正常消化。

原因二:睡前乳食,吃饱就睡

到了晚上,人体生物钟和身体激素的调节,逐渐进入休眠状态,消化系统的功能会逐渐减弱,因此睡前吃太多会对宝宝的消化能力造成负担。

原因三:过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妈妈们在喂养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辅食的添加进程,一般情况,4-6月开始添加辅食,从米粉开始,逐渐过渡到菜泥、水果泥、蛋黄泥等,8月后再添加肉末、肝泥等。

添加原则一定是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由细到粗。避免增加宝宝的消化负担,造成积食等更严重的肠道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造成积食的原因主要是孩子哪些坏习惯导致的?

坏习惯一:逼孩子吃饭

有些孩子个头比同龄的孩子矮一点,而且吃饭也不好好吃,这时候家长就急疯了!开始疯狂的补营养。

孩子肠胃不消化,不爱吃饭,家长都很头疼这件事。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不好好吃饭是因为贪玩,于是连哄带骗、威逼利诱,可是情况一点都没有改善。

殊不知,这些情况可能是因为孩子脾胃虚弱导致的,吃进去的东西是需要脾胃运化再到全身,一旦脾胃有问题,营养得不到吸收,食物要么直接排除体外,要么堆积在体内形成毒素。久而久之则会引发各种肠胃问题,孩子体质越来越差!

坏习惯二:睡前吃东西

很多家长怕孩子吃不饱,吃不好,临睡前给孩子喝牛奶或者是吃奶粉。

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睡觉前进食,脾胃负担会加重,而且食物易堆积在肠胃中不利于排出,时间久了便会出现积食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坏习惯三:零食、重口、刺激性食物

每个家庭都会拿孩子当宝贝宠着,但是宠孩子不是惯孩子。

零食、冷饮、口味比较重的快餐……完全可以吃,但不能作为哄孩子的主要方式和手段,这些东西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发育,而且零食吃多了,孩子易上瘾,不利于正食的摄入。

营养跟不上,身体发育也会不正常。

坏习惯四:病就给补营养

中医有“虚不受补”一说,但万不可断章取义,其真实的含义是:体虚进补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在保证能调养好脾胃的同时,补充适量的营养,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反之,体虚脾胃差,进补反而会不利于消化,更易损伤脾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防止宝宝积食?

1、做到正确科学喂养

妈妈总是担心宝宝吃的少、吃不饱,担心营养不够,因此会不断地给宝宝准备各种营养美食,其实这对于肠胃功能较弱的小宝宝来说,是一种负担。

让宝宝吃的过多过杂,很容易造成宝宝消化不良而出现积食厌食的情况,损伤肠胃功能。应注意每餐不要让宝宝吃的过饱过杂,即便宝宝再喜欢也要有限度。如果宝宝出现积食的情况,可以适当为宝宝服用益生菌。

2、让宝宝适当运动

天气好的时候,妈妈多带宝宝到户外进行运动,或者晚饭后可以带宝宝到小区周围散散步活动一下,这样可以让宝宝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还可以让宝宝吃饭更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按摩法

1)捏脊

让宝宝面朝下平躺,家长用手指捏其脊柱两侧,大拇指与其它手指相对,向上捏起皮肤,两手交替,沿脊柱自下向上、自上向下操作,每天晚上睡前可反复进行10-15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揉腹

宝宝平卧,面部朝上,用掌腹或四指腹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按摩时需有一定的渗透力,每天早晚二次,每次10-15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揉板门

板门,又称版门,位于掌面远心腕横纹上大小鱼际之间,重按有酸麻感,为胃全息反应点。严重的积食也可用指甲掐,揉3掐1。空闲时间就可以帮宝宝揉一揉,对气促、呕胀、小肠寒气等都有一定的效果,每次揉按3-5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食疗法

1)喝健脾汤:选用以下有助于健脾的食材和药材煲汤或者煲粥给宝宝食用:白术、土茯苓、太子参、元肉、红枣、虫草花等。

注意:以上药材、食材的使用分量均为10克,每次选用1-2种即可,加上鱼、鸡、排骨等其中一种肉食煲汤煲粥即可。

2)麦芽汤:选用谷芽、麦芽各10克,山楂5克煲水给宝宝喝。

注意:宝宝吃山楂水的那一两天,尽量少吃肉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嘟嘟君提示:

宝宝出现积食妈妈们先不要慌张,可以先采用食疗的方法,然后配合使用按摩,多散步走动,一定可以缓解的。要记住,宝宝的健康成长,需要父母用心去呵护。

(本文选自公众号“兔兔嘟嘟”)

关注:兔兔嘟嘟(ID:tutududu_)公众号,我们每天推出实用、有趣的儿童故事和专业、前沿的育儿资讯。每晚八点与你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