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家长都一定很想知道宝宝每天在幼儿园的情况,跟老师交流就是最直接的方法。来园、离园、打电话、微信、家访、家长练习册……与老师交流的途径有很多,但你知道怎么与老师进行良好的沟通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良好沟通建立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

1、尊重老师的专业身份

2、理解老师的辛苦与付出

3、明确家长是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效沟通,4个技巧要注意:

1、孩子需要特别照顾,要提前告知

送孩子入园时,如果孩子当天有需要特别照顾的地方,可以简短地告诉老师,比如哪些食物要忌口,什么时间需要服药,今天还未解过大便,需要老师多关注等等。当面沟通后最好再给老师发个短信提醒一下。

2、询问孩子的表现,问题要具体

向老师询问孩子表现如何,问题越具体越好,比如“闹闹今天在幼儿园吃饭/交朋友/手工作业等怎么样?”,这样问老师就会给出有细节的反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问题太宽泛,例如“闹闹今天在幼儿园表现怎么样?”,结果往往得不到老师细致的解答,老师可能也会泛泛地回答“闹闹今天很乖,表现不错,以后继续加油。”这样一来,家长就很难得到具体的信息和建议。

3、有教育上的困惑,要主动请教老师的建议

家长如果有教育上的困惑,可以主动打电话或微信联系老师、询问意见,例如“(孩子胆子小/不愿意分享等)有什么需要我们家长配合做的吗?”要相信老师的专业素养和她对孩子的观察,能给你有用的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孩子出现行为问题,要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3~6 岁的孩子出现各种行为问题是很正常的,比如咬人、打人等等。出现问题不可怕,找准原因,想出对策,就能帮助宝宝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所以,如果老师告知家长孩子最近表现欠佳,家长应该抱着坦诚的心态跟老师沟通,如果是因为家里最近出现了什么变化,导致孩子行为反常,或者孩子在家也有类似行为,都需坦诚跟老师说明,一起商量解决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师和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只要家长抱着良好的心态,利用多种沟通方式,注意跟老师沟通的技巧,就能和老师一道成为孩子的“教育联盟”,这将会是孩子漫长求学路上无比珍贵的一笔财富。

想学习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小编,留下您想了解的内容,小编会第一时间为您解答!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