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奉献无悔

潘秀兰

又到了一年征兵的季节,街上挂着红彤彤的标语:“保家卫国终不悔,绿色军营献青春。”

一个“献”字,没有当过兵的人很难理解意味着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1992年到空军武汉少年军校工作的,岗位是军校老师。对军人这个职业的理解,尤其深刻——军人的牺牲和奉献又岂止是在战场上?

不是有一句话叫“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么?你看看少年军校那些孩子就明白了。他们都是空军军人的子女,从小在部队长大,父辈所在的部队都在边远地区,大部分孩子没有条件接受完整的9年义务教育。有的孩子所在的部队由一个来队家属临时当老师教几个孩子,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很多孩子初中毕业了,四则运算都不会。

那时,作为老师,责任大,担子重,同样要像军人一样付出。如何把这些孩子教好,让他们达到武汉市高中生的毕业要求,给我们这些老师出了天大的难题。军校老师们常年与这些孩子们同吃同住,早上出操,晚上上晚自习,节假日无休。既有教学任务,又要照顾他们的生活。因孩子们的家在遥远的地方,军校就是他们的家,老师就是家长就是亲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还有一重身份是军人家属,也曾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辣。

某日,忽闻一架飞机起落架故降,放不下来,飞机不能正常降落。整个部队,连家属都心悬起来了。机上一个机组,七人左右,危在旦夕!飞机在天上盘旋,要将航油燃光,以免坠地时爆炸!当时,丈夫是雷达站站长,指挥几台雷达为飞机导航。如果飞机迫降在草坪,雷达站可能被撞毁!没有跑道,飞机会失控。从晚七点,飞到十一点左右,油快被燃尽,飞行员准备最后一搏:迫降!通场,调度,由远而近,它呼啸而来。所有人不能呼吸了!最后时刻,飞行员试放起落架,它放下来了!上帝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难以忘怀的事情是儿子出生。夜里突然就有临产的征兆,汽车连连长亲自开车急送我到汉口空军医院待产。第二天,丈夫因有重要安全保障任务,回了部队。

我一个人在医院,身上挂着吊瓶,又没有人给我送口水,送点吃的。同病房有一个通信营的干部家属刚生了孩子,便叫她爱人去给我买吃的。我不想给人添麻烦,就谢绝了。到次日下午5点,我已经苦苦撑了十七个小时。医生护士们忙了一天,要换班,正准备吃晚饭,我突然感觉两眼发黑,急呼救:“快来人,我眼睛看不见了!”说完这句话,以后的事就不知道了。

整个医院都惊动了,两条人命!妇产科主任已经下班了,正在家炒菜,扔了锅铲就往医院跑。医院两次下病危通知,两次抢救,才把我们母子从死神手里夺回来。

儿子初来人世,就经历了军人子弟的别样考验,尝到了军人后代的别样辛苦。及至孩子大一些,与父亲聚少离多,每次问他爸爸在哪里,他都说“爸爸在电话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射雕英雄传》中,蒙古人来犯时,黄蓉道:“蒙古兵不来便罢,若是来了,咱们杀得一个是一个。当真危急之际。咱们还有小红马可赖。天下事原也忧不得这许多。”郭靖正色道:“蓉儿,这话就不是了。咱们既然学了武穆遗书中的兵法,又岂能不受岳武穆‘精忠报国’四字之教?咱们虽人微力薄,却也要尽心竭力,为国御侮。纵然捐躯沙场,也不枉了父母师长教养一场。”

为国为民,牺牲奉献,是中华传统,也是军人风范,更是军人之魂。

仅以此文,向军人及家属致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