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把,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评论,欢迎吐槽,让我们在评论区看到高逼格的你,小编在评论区等你哦。

国歌是每个国家及民族的信仰,是各国形象的表现。在清朝时,国歌就已经形成,历史上也有记载,李鸿章出使外国时,曾唱过国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各位看客朋友觉得唱一首国歌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当时晚清时期,国运几乎可以称之为风烛残年,此情此景下,异国他乡高歌一曲国歌,却也是豪气万丈!

李鸿章至少三次在异国唱国歌。第一次便是在沙俄。那是一个皇子的加冕仪式,在坐的都是各国出席的代表,有个环节是,各国都派出代表来唱自己国家的国歌。一个接一个的演唱之后,轮到了中国。当时坐轮椅的李鸿章,猛的站起身,用深沉的嗓音唱了一首庐剧来代替国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2页 /(共4页)

另一则故事也是李鸿章出使外国时候发生的。当时身在美国的李鸿章与当时的美国总统克利夫兰在享用晚宴,在晚宴开始前,克利夫兰先唱了一首自己国家的国歌对来宾表示欢迎,因为之前在俄国的经历,这次的李鸿章显然比上次处理的更好,待到克利夫兰演唱完后,李鸿章也唱了一首庐剧,并且还更改了部分的用词,很是从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故事相比上个故事的传播性要广的多,只是这首国歌的替代品两次在重要场合下演唱,此曲的旋律及歌词竟然没有流传下来,令人匪夷所思!

第三则故事同样也很有意思,1896年,法国召开奥运会,当时开幕式的时候,各国入场都需要演奏国歌,中国人进场的时候,却只升上去了黄龙旗,并没有音乐响起,场面瞬间尴尬了起来,外国记者狂妄的吹起了口哨,尖锐的声音此起彼伏“中国竟然没有国歌?”嘲讽的声音不绝于耳。李鸿章听不下去了,突然高声唱起黄梅小调,顿时会场内鸦雀无声,此举令外国人肃然起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3页 /(共4页)

李鸿章三次急中生智唱出当时晚清政府的国歌替代版本,可见当时晚清是多么的自我为中心,并不注重国歌。那时候的中国,并没有民主,只有皇帝一人说的算。所以每次出席国外的盛会,李鸿章才无奈出此奇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