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盛行佛系父母之说,不吼不叫,放手,自由,顺其自然,听上去那么有道理。但有一件事我认为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不是可有可无,不是顺其自然,也不是看心情而为之,那就是亲子阅读。

一个孩子爱上阅读后,就像是人生打开了一扇窗户,他能从书本中看到一个更广阔精彩的世界。而且,从小有着良好阅读习惯的孩子,无论是专注力还是理解认知能力,都会明显好于平常不怎么阅读的孩子。

在进入小学前的0-6岁,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黄金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适合的阅读对象,那就非绘本莫属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也有许多的家长越来越重视阅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孩子出生就开始读绘本,妈妈群里经常讨论给孩子选绘本的话题。

不过,对于孩子来说,特别是低龄儿童,看这么多书真的合适吗?该怎么阅读才更有效呢?以下这些阅读小贴士也许对低龄宝宝更有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来讲比讲什么更重要

孩子在2岁到3岁多之间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从故事从中听到的语言,会成为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基础。也就是说,孩子会主动模仿他在生活中和故事里听到的词。这时候虽然发音不甚标准,但如果家长陪着孩子经历过使用这些词汇的情形,当孩子主动说出来的时候,家长就可以很好的理解积极的反馈,有利于孩子的语言系统的构建。

比如孩子在看故事时里边有讲烤饼干的情节,他会主动说“饼干”这个词,但一开始发音并不是饼干,是饼,或者是干,或者别的什么。如果父母在这时能敏锐的捕捉到信号,反馈孩子:“你是在说饼干吗?” 这样再给孩子重复,孩子就能慢慢积累起自己的词汇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家长白天上班没有充分的时间与孩子沟通,到晚上能留出固定的时间,哪怕只有15分钟,母子/父子相拥一起讲故事,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阅读习惯,而且可以很好的促进亲子情感互动。

对于孩子而言,抽象的“我爱你”并不能给他带来实际的体会,爱总是在这些点滴的细节中间流动。绘本给孩子提供一个认识世界的方式,而我们,是那个领路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故事外的引导更重要

对低龄的孩子讲很多的故事,更多的妈妈反应并不是很好的选择。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安全感正在逐步建立,最初的安全感来自于稳定,就像孩子小时候最好不要频繁更换主要养育者。

很多妈妈发愁的是,家里一旦爷爷奶奶跟姥姥姥爷换班,孩子势必出现一阵子生活紊乱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安全感的问题。所有的环境,包括书籍,也是一样的道理。

对待这个阶段的孩子,可以保持比如一天一本或者两本,他们更喜欢的方式是在熟悉的故事里发展出更多的内容。曾看过一篇文章,说到一位老师引导孩子讲一本石头汤的故事讲了一个月,老师把绘本里的内容与生活对接,带着孩子们体验,一本书讲一个月还意犹未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时我们也可以根据孩子当前的发育主题,比如习惯养成,刷牙等主题,围绕主题来挑选绘本,重要的是可以及时把故事带到生活中。有妈妈给我讲过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她给孩子讲故事,教孩子认识绘本里的各种动物。讲完之后她带孩子去动物园,看到孔雀后,她提示孩子,你看,这个像不像绘本书上的小动物。2岁的孩子说它的尾巴很大很漂亮,这样的过程实在很有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培养阅读兴趣更重要

伟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对于低龄孩子来说,是不是看书越多,阶梯就越高呢? 当然不适合低龄孩子。

这个阶段的孩子适合把重心放在身体的发育上和头脑的开发上,慢一点比快一点更好。就如第二点说的那样,有限的书可以读出无限的可能,面对熟悉的书孩子更有安全感,更有可能深入去探索多种可能。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有兴趣去阅读,比读很多书来得更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与孩子的距离其实很近很近,无论是与孩子相处,还是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带着爱,用心分享并体验。不受外界干扰,全身心陪伴孩子,这种温馨的感觉在孩子长大以后,当他回忆起爸爸妈妈陪自己一起读书的时刻,这些不一样的体验都会成为他们生命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