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号独家内容

近日,滴滴打车之“顺风车”事件再入公众视野,司机遭到社会的严厉批评,滴滴平台第一时间也是正式宣布下线了顺风车的滴滴业务。随后,滴滴出行也是对这件事做了深入的检讨,并希望社会和有关专家可以提供更多更好的合作方案。虽然很多网友表示已卸载滴滴出行APP,但是不可否认互联网下的网约车比传统的打车业务更方便快捷,所以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解决方案”上,让滴滴出行更完善。

小狐认为: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抓的是滴滴司机个人的心理素质,重点不是滴滴平台的管理,因为管理是整体,而司机个人是局部,只有局部好了,整体才能更好!每个人的心理素质是经过长时间慢慢积累培养起来的,所以强烈建议滴滴平台应该提高滴滴司机的准入门槛,上线一套完整的“心理测试”题目,让所有滴滴司机都能够在线参与线上考试,并且线上考试应有摄像头确认本人身份,在科技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手机、电脑、平板都可以作为参与考试的工具。滴滴出行应该综合参考参与者的测试成绩,将那些心理素质劣质且存在犯罪倾向的司机给予限制载客时间,次数或者直接限制载客,这就是所谓的“宁缺毋滥”。

那么什么是犯罪心理测试题呢,它又是怎样体现测试者拥有怎样的心理呢?那么下面我们来举两个例子:

第一题:一个男孩酷爱足球。有一天,他决定去商店买个新的。商店的老板娘把店里最后一个足球卖给了他。他高兴的晚玩了一个下午。到了晚上,这个男孩回到家打开电视,当他看到一则新闻后立刻吓得一身冷汗。为什么?

第二题:某女子的姐夫无故身亡,该女子在葬礼上一直盯着一个高大威武的男子,过了几天,这个女子居然把她姐姐杀了。请问为什么?

大家请思考三分钟,答案就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