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imi在和小朋友打闹时,把同班的小明撞倒在地,结果小明的头蹭破了皮,还流了血,mimi的爸爸很生气,为了教训他,让他长记性,就把mimi狠狠地打了一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犯错误,是不是必须受到惩罚呢?

这是一个困扰许多家长的问题。主张惩罚的家长认为:“惩罚对孩子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可以让孩子明白做错事情是要付出代价的。”反对惩罚的家长认为:“惩罚不仅打击孩子探索的兴趣和做事的积极性,还容易使亲子双方产生隔阂。”到底该不该惩罚,确实令人左右为难。

事实上,犯错误是孩子成长中的必然现象。孩子由于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的不足,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面对孩子犯错误,家长应该反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个问题: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希望孩子从中学到什么。

是学会诚实、负责,还是学会撒谎、逃避?相信家长们都希望是前者,因为从长远来看,诚实和负责才是对孩子来说更重要的品质。

惩罚,特别是打骂的方式,虽然能够暂时制止孩子的错误,但是从长远来看,孩子并不能从错误中反省并修正自己的行为,反而学会了撒谎和逃避。

第二个问题: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希望给孩子支持和信任,还是对孩子进行打击和责备?

相信家长们都希望是前者。既然已经犯了错误,孩子应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学会主动承担错误的后果、积极弥补错误的损失.家长的支持和信任无疑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树立自尊和自信。相反,惩罚则使孩子诚惶诚恐,自尊和自信都受到损害,不利于他们从错误中成长。

第三个问题: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究竟是希望孩子为过去而受罚,还是为未来而成长?

相信许多家长都会选择后者,那就不要用惩罚去对待一个犯错误的孩子,而是要将错误作为教育孩子成长的机会。

不过,不惩罚不代表对孩子的错误置之不理或放任自流,而是要用其他的方法来代替惩罚。

一是采取自然后果法。这是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来的。即如果孩子犯了错。造成了不良的后果。让他自作自受,亲身体验并承担自己犯错误造成的不良后果,从中接受教训。家长不要担心孩子走弯路,孩子亲身经历的事情,比家长的劝说更能让孩子印象深刻。

比如,如果孩子早上总是赖床,妈妈可以让孩子睡过头,让他体验上幼儿园迟到的后果;有的孩子不愿意吃早饭,妈妈可以提醒孩子,“过了早饭时间就没有饭吃了,如果饿了只能等到中午再吃”,如果孩子仍然坚持不吃早饭,妈妈可以让孩子体验一下饥饿的感觉。

当然,自然后果法的使用是有一定条件的。首先,后果应当是家长和孩子都能够承受的,不能对孩子造成伤害。比如,孩子跑到马路中间容易被车撞伤、玩电源插头会触电等。这种后果都非常危险。

其次,家长要提前告知孩子可能的后果,让孩子自己选择,并亲身体验自己选择的后果。

最后,当不良后果出现时,父母既不要唠叨和埋怨,也不要幸灾乐祸,否则可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起到相反的效果。

二是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负责。孩子犯错以后,应积极承担错误的后果,主动用行动弥补失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长要告诉孩子改正错误的具体方法,鼓励孩子反思自己的不当行为,通过改正错误来恢复自信、树立规则意识。家长不能因为孩子小就代替孩子承担责任,而使他们丧失了从错误中学习和修正的机会。

面对孩子犯错误,家长的做法如果是“护短”,替孩子承担错误或是开脱罪责,而并没有让孩子深刻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的话,无法使孩子正视自己的问题,并改正自己的问题。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的替代和开脱只会纵容孩子,使其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今日话题

孩子犯错误,是不是必须受到惩罚呢?你怎么看呢?快来留言和我们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