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听障幼儿通过人工耳蜗手术或佩戴助听器走出无声世界,进入普通幼儿园以及中小学读书。

通过早期干预,他们大多能听会说,家长们往往抱有比较高的期望,希望他们接受最好的教育,立足于主流社会,而这也正是我们特教工作者所期望的。

只是,大多数普校教师对听障孩子特性了解甚少,在教学中不得要领。却不知,很多时候,一些简单的细节就能对听障学生帮助巨大

今天,我们就引用上海第二听障中心(原闵行区听障康复指导中心)印刷的面向普通教师的科普稿,来解读如何帮助这些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

上海第二听障中心

琳达听力学家工作室

听障孩子的身心特质

1. 听障孩子如果从小及时佩戴助听器或者人工耳蜗,并接受专业的听觉,言语,构音语言训练,他们可以学会说话。

2. 部分听障孩子,仍需要借助视觉信息了解别人讲话内容,希望家长提前和老师沟通

3. 听障孩子在噪音较大的环境中,常常听的效果没有安静时候好。

4. 听障学生不一定是消极被动或沉默寡言,听障也并非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

5. 佩戴单侧助听设备的孩子,往往一侧为优势耳,另一侧听声效果欠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他们学习

教材方面

1.尽量多利用板书,PPT,书籍等视觉性材料,增加学习易懂度。

2.下课前最好先预告下次上课内容,以便孩子进行课前预习。

3.若发现学生程度欠佳,请通知相关老师及家长,共同制定补救措施。

上课须知

1.听障学生的座位,以靠近前面中央为宜,因为这个座位比较容易看清板书及老师口型,也比较容易听取声音。

2.上课时,老师要提醒自己的正面保持在听障孩子的可视范围,并让学生看清楚肩部以上的部分

3.通常老师上课时会有所走动,一般而言要面对学生并且移动速度不是很快。

4.请将新授的词语或关键字,尽量写在黑板上,帮助孩子们学习。

5.在课堂上若有同学发问或者回答老师问题时,请允许听障孩子面对发言者教师还可以重述发言者主要观点,增加听障学生的理解。

6.观赏幻灯片时,教师尽量在光亮处讲解。

7.上课请多以眼光接触听障学生,教师可以看得出学生是否专心与了解,如果发现其表情迷茫,可及时在黑板上板书或者用其他方式讲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沟通原则

1.和听障学生保持良好沟通的要件包括:清晰的说话声,清晰的唇形,一定的速度与音量,正面相向及适度的表情,手势提示。

2.教师说话速度不必刻意放缓,也不必夸张口型,只要用不急不徐的速度授课即可。

3.使用FM或者迷你麦克风的孩子,会交给任课老师一个小型麦克风,别在胸前距离口部十公分的距离,这种麦克风的声音只有耳蜗学生可以听到,其他孩子一点也不受干扰,却能让戴耳蜗的孩子听得清楚很多!

避免这些误区!

普通教师容易忽略孩子的听障特点,以为戴了助听器或者人工耳蜗就跟健听孩子完全无异了

或者是过分关照听障学生,让孩子享受“特别待遇”,为其打破该有的日常,反而不利于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最后希望佩戴耳蜗或者助听器的孩子在融入主流学校的过程中,有教师的良好配合,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延伸阅读

本篇是系列文章,除了教师篇外,上海第二听障中心还印发了针对听障儿童的“家长篇”和“同学篇”。

请点击图片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学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长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