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市南山区文化科技促进会。全文1227,阅读时间3分钟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孕育了数不尽的技艺。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特有的审美特征,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是中国人在精神追求和审美的集中体现。书法是中国特有的古老又常新的艺术,绵延几千年,其生命力因不同书家的演绎而恒久绽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羲之

近年来,智能AI是科技领域最热门的话题,标题中要把古老的中华技艺如何能与最新的智能AI技术相结合,仿佛两条平行线的东西交汇在一起了。

引领它们交汇的是舶来品:字体设计行业。事实上传统的字体软件设计,其机械化、标准化的作业程序,有时候根本无法表达中国汉字之美。而设计一款中文字体,至少需要将近7千个字,最多可能高达一两万字。每个字都需要设计师一笔一划地仔细勾勒、调整,少则需要半年时间,多则需要两三年。开发的过程漫长且费用高昂。再就是鱼与熊掌的问题,设计人员精通字体设计软件,但缺乏书法审美素养。书法家对字体审美有较好的传承,但却又对字体设计软件知之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I书法家数据库字体

还有就是字体设计行业目前只接受整体授权,不接受按单字、碎片化授权。而很多应用场景仅会需要几个单字,并不需要全部字体。整体授权的模式无疑增加了成本。

另外因为字体设计的数字化程度较低,导致字体设计行业的线上应用市场未被充分挖掘。从而又导致书法设计从业群体收入偏低,优秀书法字体无法广泛应用。这个行业市场仿佛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AI书法家”将基于AI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为书法单字的数字化提供了解决方案。利用深度学习图像识别和图像处理技术,大规模、快速生成书法字体数据库。

实现设计字体的单字碎片化下载、字体产权保护,一次性多个汉字的定位,图像截取,字体的分类储存、查询。

并通过海量书法作品训练算法模型,让AI学会书法创作,让AI辅助书法家创作,开辟书法AI教育培训市场。让专业书法家的书法字体得到广发的市场应用,尤其是在平面设计领域。为书法家创收的同时,也为使用者带来质量更高、样式更多的字体素材。让书法也在应用中得到传承和推广。

“AI书法家”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解决了书法作品效率、大规模数字化的问题,同时为特定场景和用户,创造适合客户的产品和商业模式。提供数字化服务,建设交易平台,打通供需双方的通道,而书法字体应用市场也将因此被拓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I书法家团队

来此深圳“创业之星”项目团队“AI书法家”,其创始人朱小会他们已整理完成训练样本共8万多张图片,6千多汉字。累计训练了520个汉字的模型,字库云调用识别和服务器架构都已完成。

朱子会认为书法本身价值和它现在所处的市场地位是不对称的。音乐、电影、漫画、电子书等文化项目都有大公司的影子,且公司数量众多,竞争激烈,上下游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

反观书法,在国内竟然没有一家以书法为主营业务的规模企业,这值得所有书法从业人员反思。

书法的应用和消费市场始终没有打开,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与各个行业深度融合,线上市场会逐渐成为书法应用的主要市场。

海量图像在线上传播,书法的应用场景也由线下转为线上,书法字体也必须完成数字化以适应这一新的发展趋势。

END

深圳市设计与艺术联盟·深圳市设计联合会·深圳市南山区文化科技促进会·创业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