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有个宣传器官捐献的公益广告,一个婴儿哇哇大哭,很多人抱都无法安抚。当那个人出现,婴儿在他怀里,哭声停了,还露出甜美的笑容。原来,这个人的心脏是婴儿的妈妈捐献的。婴儿听见熟悉的心跳,安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每看到这个广告,都会很感动。血浓于水,母子连心,这是自然化物的神奇。随着孩子的长大,这份母子天性使然的亲密,与孩子日渐成长的独立,矛盾着、冲突着,甚至成为很多家庭的困扰。

有位同事,孩子小学一年级,一天晚上孩子跟她说:我要到房间写作业了,没什么事情请你们不要去打扰我哦。那一刻,她有些怅然若失,孩子再不是那个每晚黏着自己的跟屁虫了。

妹妹上大学了,有一天她回到家,面对我这个她曾经无限崇拜的姐姐,竟然不屑一顾,清晰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那一刻,我有丝丝失落。那一刻我在想,姐姐尚且如此,父母是否会更觉得失落?

作为父母,应该如何看待孩子日渐的疏离,才会拥有更好的亲密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拿到亲密关系这个话题,作为一个新手妈妈,感受还不多。反思现阶段的自己,记下两点体会。

需要与被需要

孩子四个月大,他是那样小,那样柔弱,又那样焕发着生命的勃勃生机。他全身心的依赖,心底无私,毫无保留,清澈的眼神,纯净的笑容,心满意足的安睡,甚至是无缘由的哭闹,带给我的是生命最大的快乐——被需要。感动每次喂奶,他心满意足的冲我微笑。感动他要我抱时的渴望甚至卖萌。感动他每日傍晚非妈妈莫属的专注。都说父母恩重难报,其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孩子对我们的爱一点也不少。那份无私的依赖,无条件的爱,让我懂了世间的赤子之心。

这份纯粹的爱与需要,是家长最大的幸福。随着孩子的长大,他对你的依赖与需要越来越少,而我们对他们的依赖与需要越来越多。那么随着孩子的日渐成长,我们是否会放下自己固有的成见,如婴儿一样对孩子无私而纯粹的依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待与宽容

孩子嗷嗷待哺,有时因为手头的工作或者其他,会让他等一会儿。孩子尿布湿了,或许为了节省一块儿尿布,或许为了多睡几分钟,会让他等一会儿。孩子想让抱了,也许正在忙会让他等一会儿。我们习惯了让他等待,习惯了他无力反抗的顺从。或许当有一天,孩子一点点独立,你让孩子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孩子让你等一会儿的时候,却受不了了。你会觉得他忤逆了你。可你是否还记得曾经让他的等待?是否还记得他等待后依旧开心的笑容?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再等待我们关爱,等待我们回家,等待我们做饭,等待我们的陪伴...而是反过来,我们等待着他的关爱,等待着他回家,等待着他的陪伴。而我们是否会宽容一笑?我们是否会如婴儿般纯粹的谅解?

写到这里,我想经营好亲子关系,也许就像一个太极图。需要与被需要、等待与宽容,都是此消彼长,互相进退。而他们的根源,是一份纯粹的赤子之心、父母之爱!其中度的把握,还需要我们细细经验、慢慢领悟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