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19日,两市股指低开高走,地产股全线爆发。

当日收盘,沪指报2730.85点,上涨1.14%;深成指报8248.12点,上涨1.41%。盘面上,水利建设、石油、房地产、核电、酿酒、保险等涨幅居前。其中,地产股全线爆发,深振业A、世荣兆业涨停,招商蛇口涨逾7.39%,万科A涨5.09%,保利地产涨4.7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是截至昨日收盘,涨幅居前的20个地产A股。

港股地产股随A股强势上涨

港股方面,港股地产股随A股强势上涨,下图是涨幅居前的个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13时52分,中国金茂(00817)涨9.04%,报价3.86港元,旭辉控股(00884)涨9.02%,报4.11港元,万科企业(02202)涨6.68%,报27.15港元,融创中国(01918)涨5.23%,报26.15港元,佳兆业(01638)涨4.62%,报2.72港元。

业内分析:

房贷利息抵扣个税细则即将出炉,楼市迎来重大利好!

众所周知,近期内地楼市调控仍然在收紧,媒体上都是“入冬”的消息,地产股为什么突然发飙?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证券日报》19日发布了一条消息:“个税房贷利息抵扣酝酿细则,专家称将刺激刚需入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重要利好!个税房贷利息抵扣正在酝酿抵扣细则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表示,住房贷款利息税前扣除相当于贷款利率的下调,对楼市整体来看是利好因素,住房租金扣除同样有利于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可以鼓励有居住需求的群体或家庭进入到住房租赁市场。

据悉,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将会采用一定限额或定额标准。

2住房利息抵扣个税,谁最受益?

业内人士刘晓博分析指出:

第一,6个项目的抵扣,看起来只有2个项目跟房地产有关,而且一个家庭只能享受1个房地产的项目(要么是贷款利息抵扣,要么是租金抵扣),但事实上所有的抵扣项目,都利好楼市。

房子是最大的家庭资产,也是普通家庭最大的“支出”(其实是一种定存),很多购房者真的是掏空了“6个钱包”,集合3代人的力量来买房。在这种时候,任何一个项目的个税抵扣,对普通家庭都是利好,都可以增加他们“上车”的信心。当然,这对于拉动内需也是利好。

第二,抵扣不仅需要全国的细则,还需要各个城市的细则。因为各地生活成本、房价房租差异巨大,国家只能给出一些大致的类别和空间,由地方政府来制定更详细的标准。而且这些标准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每年都需要根据通胀率来调整。

第三,不可能全部房贷利息都可以抵扣,应该首先照顾刚需(首套房、首次置业)。即便是刚需,也不可能全部房贷利息都可以抵扣,因为大家贷款金额不同,地方政府应该给出一个标准,这样才能保证公平。公积金贷款利息,应该不在抵扣范围。

另外,租房的抵扣和买房应该相同。比如一个城市规定,首套房每月可以抵扣500元的利息(相当于起征点增加到了5500元),那么租房者也应该可以抵扣500元的租金。二套房肯定不能抵扣了,但第二次贷款买的唯一住房应该怎样抵扣,要不要打折,需要细则来明确了。

第四,赡养父母、抚养子女的抵扣,也直接利好楼市。抚养子女比较容易明确,赡养父母则存在可能重复计算的问题,这个需要全国联网才能堵塞漏洞。

第五,抵扣的结果,相当于针对刚需家庭购房“定向降息”,是比较重大的利好,会刺激刚需家庭尽早买房。而这,正是今天房地产股上涨的原因。

下一步,国家应该尽早建立住宅银行,针对刚需购房者提供低息贷款。至于公积金制度,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存在增加企业负担、个人使用不方便等因素,从改革的角度看可以废止了。至于“国家住宅银行”的资金来源,完全可以由央行提供超低息贷款来实现,也就是说:央行“印”出来的钱,首先流入“国家住宅银行”,支持刚需买房。每个中国人,一生中至少有一次申请“国家住宅银行”超低息贷款的机会,额度可以给予设定。

黄志龙认为,各省、各城市贷款利率或住房租金的抵扣应根据当地的房价水平、房租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等指标确定相应的限额或定额标准。

业内人士称,当中所谓个税的6个“专项附加扣除”,是指6项支出可以先行扣除,再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这相当于大幅提高了个税的起征点,目前新的起征点是5000元,这意味着大家实际享受的起征点是高于5000元的。

6个专项是:

1、子女教育;
2、继续教育;
3、大病医疗;
4、住房贷款利息;
5、住房租金;
6、赡养老人。

此前,国家税务总局总审计师刘丽坚,曾就专项附加扣除如何抵扣的问题,公开回答过记者提问,提出了四个原则:

一是申报就能扣除。纳税人只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申报就能享受扣除。申报时尽量减少资料报送、简化办税流程,相关资料和凭证尽量不用报送到税务机关。

二是预缴就能享受。个人还可以将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提供给单位,每个月发放工资、代扣个税时,单位就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扣除,这样大家在每个月的预缴环节就可以享受到改革红利了。

三是未扣可以退税。如果大家没有将自己的相关信息告诉单位,预扣预缴环节没有享受到或者没有享受到位的,可以到第二年办理汇算清缴的时候申请退税。

四是多方信息共享。

至于公积金制度,在许戈财经看来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存在增加企业负担、个人使用不方便等因素,从改革的角度看可以废止了。

3这次个税改革能起到什么作用?

首先,新税法肯定是要发挥二次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嘛,像这次月收入35000以上高收入人群,收税的费率没有变,减税幅度最大的一个群体是月收入在2万以下的人群。

其次,国家想让你生娃。之前放开二胎政策效果不太好,很多不愿意生孩子,主要是生不起。因为80后、90后多是独生子女,这些朋友刚成家2个人就要负责4个老人,别说二娃,一娃都困难。所以有了6个专项后就把夫妻给老人和小孩教育花的税名了,6个钱包买了房子后的税免了,赡养老人的税给免了,总之给大家减负了,鼓励大伙生孩子。

另外,国家也想让咱多花钱,希望扩大内需,内需强大了,经济才会健康 持久的发展。

机构观点:

天风证券日前表示,从克而瑞百强房企销售数据看8月份销售金额增速虽略有回落,但仍处于高位,从城市高频数据看8月份销售面积增速较7月份大幅提升,地产景气度持续超预期,研报认为9-10月销售受推盘增多和去年低基数影响有望持续向好,补库存背景下投资开工将持续维持高位、去杠杆暂缓到位资金有望好于预期且未来按揭贷款市场利率存在边际下降可能,目前市场对地产板块的政策担忧(调控以及房产税)已经反应相对充分,且土地市场近期降温,政策面继续收紧的概率已经不大。宏观经济压力下,宽信贷、宽货币、宽财政等政策有望相继出台,地产行业边际将会明显受益。

华融证券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从统计局发布的1-8月份地产数据来看,8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回落主要是由于三四线城市销售的走弱。房地产投资增速仍受土地购置费以及施工成本上升的推动,预计未来随着房企融资压力加大,房地产投资增速会趋于回落。龙头房企今年上半年业绩增速高于行业平均,在调控从严的背景下凭借其融资优势进一步扩大规模。建议关注当前估值较低,同时业绩增长较快的一线房企。
中金公司发文称,年初以来,财政收入同比增长9.4%,而财政支出同比仅增长3.3%。前8个月财政赤字低于去年同期,给定全年预算,年内财政政策力度将加大,基建投资增速有望企稳回升。但增加基建投资的同时也会进一步推升政府债务,带来长期风险的隐忧。从中长期看,减税降费比扩大基建投资更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中长期增长率。通过逆周期调控应对外部冲击的同时,仍需坚持推进结构性改革,化解长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