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贵人鸟发布公告称,因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与贵人鸟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公证债权文书一案,贵人鸟所持有的贵人鸟10169.5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及孳息已于2018年9月19日,被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冻结。冻结期限自2018年9月19日起至 2021年9月18日。

日前,贵人鸟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财报。财报显示,上半年贵人鸟实现营收15.36亿元,同比下降2.67%;归属净利润0.3442亿元,同比下降更是高达73.51%;扣非净利润为0.3亿元,同比暴跌71.57%。

弹尽粮绝!贵人鸟之前也是个体面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4 年1月,贵人鸟在上交所成功上市,成为A股市场上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运动品牌。由于A股市场估值优势和贵人鸟标的的稀缺性,加之安踏在港股市场展现出的国产运动品牌庞大成长潜力,贵人鸟刚一上市,市值就已经超越了在港股上市多年的特步和361度。

随着“46号文”的发布和2015年A股大牛市的到来,贵人鸟市值一路高升,一度突破400亿。随着股价平稳,贵人鸟的市值维持在150亿左右,稳稳压过李宁一头。

但如果从业务水平来看,贵人鸟较港股四大国产运动品牌仍有着一定差距。在2011到2013年,也即上市之前三年业绩,贵人鸟年度营收基本稳定在25亿左右,这个营收水平仅接近李宁、特步、361度同期营收的一半。

也就是说,相对弱小的贵人鸟在A股市场上获得了更大的资本支持。按照故事的正常走向,贵人鸟应当更快地解决库存危机带来的影响,并迅速布局一二线城市,走向商业巅峰。

为什么现在会落入如此地步!原因就是不务正业,盲目收购

似乎从登陆A股市场之后,贵人鸟就染上了A股上市公司的毛病,不务正业,盲目收购。在贵人鸟的投资中,只有AND1品牌以及PRINCE品牌授权是真正围绕其核心业务作出的布局。贵人鸟曾想将上述品牌分别推入青少年市场、一二线城市,但遗憾的是,贵人鸟在花样繁多的产业投资中迷乱了双眼,至今AND1和PRINCE品牌的落地和布局尚未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元投资直接导致了贵人鸟核心业务的萎缩。在2014年,负责运营贵人鸟品牌的三大重要子公司贵人鸟(厦门)有限公司、福建省贵人鸟体育贸易有限公司和厦门贵人鸟体育营销有限公司累计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利润达2.0445亿元,在2015年,这个数字增长至2.2084亿元。但是,到2016年,这3家子公司贡献的利润出现锐减,仅为1.302亿元,而2017年,这个数字再次降低至1.105亿元。

而所谓的多元化也并未结出硕果。从目前的运营结果来看,这些体育产业公司仍然处于亏损状态,除杰之行和名鞋库能够贡献一定利润。但在2017年,杰之行和名鞋库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利润骤减,仅为400万左右,与之数亿的收购价形成了鲜明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资本宠儿到股价崩盘,从多元布局到主业萎靡,贵人鸟硬是将一手好牌打的稀烂。与之类似的还有A股上市公司探路者,明明是业内领先的户外品牌,又具备资本估值优势,却在收购户外旅行业务时搞“假对赌”,在中原地区投资冰雪场,投资基金连年亏损。整天哭诉户外市场不行,自身努力却极其有限。等到其他业务糜烂不堪时,才宣布回归户外主业。但在剥离这些资产之前,亏损还在持续,回归也只是口号而已。

目前鞋类市场竞争加剧,对于希望通过连续甩掉业绩负累,以此摆脱亏损危机的贵人鸟而言,此时控股股东所持大比例股份被冻结,对原本就已经资金薄弱的贵人鸟更是雪上加霜,未来经营情况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