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太后和太皇太后,是康熙皇帝的祖母,一生培育和辅佐了顺治和康熙两位皇帝。她具有高超的政治手腕,治国能力出众,却从不贪恋权位,对康熙的影响很大,也深受康熙的尊重。公元1688年,75岁的孝庄太后病逝,生前留下一道遗言,却因康熙皇帝拒绝遵守,令后人称赞不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661年,顺治皇帝因患天花病逝,八岁的康熙继承了皇位,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和鳌拜四位大臣辅政。鳌拜仗着自己实力,广植党羽,排斥异己,把揽朝政,根本不把年幼的康熙皇帝放在眼里。孝庄倾力调教小孙子,培养他治国安邦的才能,并帮助康熙出掉了权臣鳌拜,夺回了皇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祖母孝庄太后的教诲,康熙无不听从,重大事情都先征求意见,然后再下决定。在孝庄的辅佐下,清王朝从动乱走向稳定,康熙在位的一个黄金时代,孝庄太后有着很大的功劳。也正因如此,康熙对祖母孝庄非常尊敬和孝顺,几乎是言听计从,丝毫不敢有任何的异议。

毕竟孝庄年事已高,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这让康熙非常担心和牵挂,尤其是孝庄生病的时候,康熙几乎连饭都吃不下,觉也睡不好。一旦孝庄身体痊愈,康熙就像是个孩子,高兴的手足蹈舞,甚至不知所措,还会亲自祭拜天地,感谢上天对祖母的恩赐。

康熙二十六年,孝庄病危,康熙匆匆结束了上朝之事,就马不停蹄地赶到祖母的寝宫中,亲自侍奉汤药,昼夜都不肯离去。之后,太医告知康熙,孝庄太后这次可能撑不过去了,就算是华佗在世,也于事无补。此时的康熙非常无助,就带着大臣来到天坛进行祈祷。

康熙一边痛哭流泪,一边向上天祈祷道:“忆自弱龄,早失估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同极之恩,毕生难报。若大算或穷,愿减臣龄,冀增太皇太后数年之寿。”大意就是,康熙愿意减损他的寿命,以求上天增加祖母孝庄的阳寿。

纵然康熙是皇帝,他也阻挡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孝庄还是于两个月后病逝了。在她去世前,知道孙子康熙非常孝顺,肯定会做出惊人的举动,就当着很多大臣的面,留下了遗言:“我病若不起,皇帝断勿割辫”。古人认为,发之体肤,受之父母,绝不会轻易割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祖母孝庄去世后,康熙并没有尊守她最后的遗言,不顾大臣的反对,依然是割发守孝近一个月,整个人都瘦了一圈。本来他还打算继续守孝,但毕竟是一国之君,在大臣死谏的情况下,才算恢复了理智,逐渐从悲伤中走出来,继续为治理国家而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康熙对祖母孝庄的孝心,堪称古代敬孝之典范,在帝王之中很难找到第二个。他违背了孝庄“断勿割辫”之遗言,却向世人诠释了百善孝为先的真谛,赢得了后人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