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伟大领袖毛主席写过的最后一首咏史诗叫做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书事件要商量

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明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百代都行秦政法,这说明了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乃至今日都有秦朝的影子。按照伟大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此马克思非卡尔马克思)对的政治现代国家的定位,秦朝甚至有了现代国家的影子。韦伯认为现代国家的特征:一是层级分明,实行上级领导下级的等级制。二是非人格化的管理,官僚之间的合作以工作为核心,而非依靠彼此的私密关系。三是合理公开的人事选拔制度(通常是考试),政府选拔人才有着固定的标准,以能力为基准而非血缘或关系。四是程序化的决策,即拥有标准化的文书格式和行政程序。大家可以把秦朝对号入座一下,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统一的秦朝虽然始于秦皇嬴政,但制度框架的发端其实在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百代所行秦政之法,大部为商君之法。

在韩非把法家集大成以前,法家有三派:法术势。法派,以李悝商鞅为宗。执政方略是以严刑厚赏来推行法令,使凡奉法遵令的人无或缺赏,凡犯法违令的人无所逃罚;术派,以与韩昭侯合作变法的申不害为宗。执政方略依靠权术,人主要依靠操纵臣下的阴谋、声色不露而辨别忠奸、赏罚莫测而切中事实的妙算;势派,以和孟子同时的赵人慎到为宗。势即是威权。执政方略是要把政府的威权尽量扩大而且集中在人主手里,使其变成恐怕的对象,以便压制压臣下。

战国时期的主要法家变法也是在这三派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著名变法有:李悝变法、吴起变法、申不害变法、商鞅变法,其中以商鞅变法最为成功。

李悝变法内容。第一,选贤任能,逐渐废除世卿世禄制度。第二,尽地力之教,大力发展农业。第三,提出法经,全国实行法治。

吴起变法内容。第一,明法审令,实行法治。确立法律权威,倚车辕的办法,搬动车辕的予以奖赏。第二,减爵禄,逐渐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军功和其他功劳授予爵位。第三,削弱大臣威权,整顿吏治。第四,加强军事训练,提升军事战斗力。

申不害变法内容。第一,整顿吏治,大行“术”治,加强君主集权统治,有效提高了国家政权的行政效率;第二,整肃军兵,将贵族私家亲兵收编为国家军队。第四,重视土地问题。极力主张百姓多开荒地,多种粮食。第五,重视和鼓励发展手工业,特别是兵器制造。一时有“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的说法。

纵观各大变法,有几个共同点。

第一,变法都重视法令和政府公信力建设。政府公信力是变法成功的必要保障。无论是吴起变法的倚车辕还是商鞅变法的徙木立信都是首先树立政府公信力。没有政府公信力施政极易陷入塔西佗陷阱。

第二,变法都引起了阶层的变化,损害了旧有利益群体,同时也产生了新阶层维护变法成果。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而且是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也是改革受阻的真正原因。很多著名改革家最后都是身死家破,令人唏嘘。

第三,变法的最好搭档是明君强臣。秦孝公+商鞅、魏文侯+李悝,楚悼王+吴起,韩昭侯+申不害。君主不适于直接执政变法,而是要做好对强臣的支持,这样方便有转圜的余地,也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军事外交上为变法创造良好的环境。

那么商鞅变法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公元前359年。商鞅身携法经只身入秦,力行变法。

我们参照《大秦帝国》之书中的三段对话去回忆一下那个震动人心的年代(在此力荐大秦帝国此书,愿诸君详察)。

秦国开始变法时,主政的秦孝公年方二十二岁,操盘的商鞅刚刚三十岁,正是雄心勃勃,血气方刚的年龄。

一、变法前对话:

卫鞅首见秦孝公,不慌不忙开讲:天下万物,凡有所事,必有所学。治国之道,为诸学之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黄帝以后,历经三皇五帝而夏商周,治国之道虽有变化,然终以王道治国为主流。周室东迁以来,礼崩乐坏,天下纷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诸侯僭越,瓦釜雷鸣,王室衰落,列国崛起。惟其如此,治国之学亦成众家争胜之势,终于莫衷一是。然细细查究,终无超越王道治国之境界者。

所谓王道者,乃德政化民,德服四邦,德昭海内,德息兵祸,以无形大德服人心,而使天下安宁之道也。何谓德?德者,政之魂魄也。对庶民如同亲生骨肉,对邻邦如同兄弟手足,对罪犯如同亲朋友人。如此则四海宾服,天下化一也。

对话到此结束,因为王道仁政不能富国强兵。

卫鞅二见秦孝公,不慌不忙开讲:若君上痛恶仁政礼制,卫鞅以为可行老子之大道之术。老聃乃千古奇才,他的道家之学,绝非寻常所言的修身养性之学,而是一种深奥的邦国大学问。方今天下刀兵连绵,若能行道家之学,则君上名动天下,定成千古留名的圣君。官府缩减,军队归田,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此乃万世之壮举也。

对话到此结束,因为无为而治不能富国强兵。

卫鞅三见秦孝公,郑重其事开讲:渭水滔滔,河面宽阔,在秦境内无有险阻,乃天赐佳水也,何以秦据渭水数百年,坐失鱼盐航运之利?府库财货日见空空。关中川道,土地平坦,沃野千里,天下列强所无,为何在秦数百年,却荒芜薄收,民烟稀少饥困?

老秦民众朴实厚重,又化进戎狄部族尽百万,尚武之风深植朝野。秦国却何以没有一支攻必克、战必胜的精锐新军?

守富饶土地而贫弱、拥强悍之民而兵弱、据山川险胜而沦丧,就在于没有综合混一的强大国力。方今天下列国争雄,国力消长为兴亡根本。何谓国力?其一,人口众多,民家富庶,田业兴旺。其二,国库充盈,财货粮食经得起连年大战与天灾饥荒之消耗。其三,民众与国府同心,举国凝聚如臂使指。其四,法令稳定,国内无动荡人祸。其五,甲兵强盛,铁骑精良,兵勇公战。有此五者,方堪称强国。而目下之秦国,五无其一。地小民少,田业凋敝不振;国库空虚,无积年之粮;民治松散,私斗成风,国府控缰乏力;内政法令,因循旧制;举国之兵,不到十万,尚是残破老旧之师。如此秦国,隐患无穷,但有大战,便是灭顶之灾。

治国之道,强国为本。王道、仁政、无为,尽皆虚幻之说,与强国之道冰炭不能同器。强国之道,乃法家精义之学,与前述三道天壤之别。法家强国,务求国家实力增长,务求激励朝野士气。

强国亦有各种强法。魏国,甲兵财货之强,齐国,明君吏治之强,楚国,山河广袤之强,然,此三种强国范式皆不足效仿,根本原因在于此三强只强一时,不强长远,遇明君则强,平君主则弱,昏君而亡,秦国要强大,便要走根本强大之路。

各国一代之强,甚至不出一代便会逞衰落之势。此中根源何在?其一,变法不深彻。李悝助魏文侯变法,以废除井田、奖励农耕、兴旺田业为主,疏忽了军制、吏制、爵制、国制、民制之全面变法。齐国韩国则更是粗浅的整军治吏之变法,没有深彻的再造翻新。楚国之变法,因吴起惨死而中途夭折,对旧世族只有些须触动,更休提深彻二字。其二,法令不稳定,没有留下一个国家应当长期信守的铁律。前代变法,后代复辟,根基不稳,必然是兴也忽焉,亡也忽焉。

秦孝公叹息:君无良相,孤掌难鸣。常盼管仲复生,不期而遇。

茫茫中国,代有良才,强国何需借代而兴?卫鞅慷慨傲岸。

孝公呕心沥血,卫鞅披肝沥胆。

卫鞅向孝公提出三个条件。

其一,有一批竭诚拥戴变法之士居于枢要职位。否则,法无伸张,令无推行,行之朝野,便成强弩之末。

其二,真法不避权贵。新法一旦推行,举国唯法是从。即或宫室宗亲,违法亦与庶民同罪。

其三,国君对变法主政大臣须深信不疑,不受挑拨,不受离间。否则,权臣死而法令溃。春秋以来三百余年,凡新政变法失败者,无一不是君臣生疑。若无生死知遇,变法断难成功。

秦孝公长吁一声,为强秦嬴渠梁九死而无悔,万难不足以扰我心!三百年以来,变法功臣皆死于非命,此乃国君之罪也。你我君臣相知,信君如信我,终我之世,绝不负君!

二、变法中对话:

卫鞅:经臣详查,今年夏天秦国私斗六十余起,涉案八千余人,重犯七百三十六人,依据新法,私斗主谋杀人者为重犯,需斩首,卷入私斗之从犯,各据轻重处罚。刑赏不举,法令无威,私斗不禁,国无宁日,所以,臣拟对罪犯按律处置,无论多少。

秦公:不能变了?

卫鞅:法令如山。

秦公:不能缓?

卫鞅:法贵时效。

秦公:不能减?

卫鞅:减刑匮法。

秦公:不能特赦?

卫鞅:法外无恩。

卫鞅:立法立制就是要以洞察防范人之恶性为出发点。治国之难,不在治善,而在治恶,唯有惩恶才能扬善。所以,要想根除私斗,惩治凶犯决不能手软。

秦公:私斗人犯其中有恶人,可也有数不清的善良之辈,如今不分良莠,只要卷入私斗便要斩首,这能说是爱民吗?

卫鞅:法治爱民,不在其心,而在其行,重行不重心,行法才能公平,行法公平,才是真正的爱民。

秦公:左庶长,秦国当然要法治,可是秦国不能乱。

卫鞅:非但不能乱,还要大治。方今大争之世只有秦国经得起深彻变法的震荡。天下大战连绵,任何一国变法,都只能是战时法治,战时行法的关键,在于凝聚国人民心,法不得人,民众便逃亡他国,变法强国变成水中之月,所以,列国变法都是小心翼翼,多以整肃吏治为变法轴心,因为整治贪官污吏,易得民心。

秦公:可你还不明白吗?秦国它经不起呀。

卫鞅:君上忧虑过甚,当局者迷。秦人明事理,秦人担得来轻重。对于那些真正能强大邦国富庶民众的法度国策,他们有很强的辨识能力,国治,断家王,断官强,断君亡,若民众都能判断是非,国家必强,若是非只能由君王一人决断,则其国必衰。今夏私斗弥漫,臣断然拘押千余人,而秦国没有乱,原因何在?在民心,在真正的老秦良善庶民的求法护法之心,惟有此心,秦国经得起震荡,秦国变法有希望。

秦公:秦国如果不深彻变法,秦国就没有出路,可是图大则缓呢,要不这样,先放一批人,秦国自穆公以来,素有国君特赦成例,我下书放人,不关执法大臣,也不会对变法造成冲击,这样一来,事情也就有了一个妥善的了结,对方方面面也都说得过去。

卫鞅:君上说的方方面面,是指在朝大臣,在国老族?

秦公:对,他们有根基,得慢慢梳理。

卫鞅:君上,小政在朝不在民,大政在民不在朝。大道之行,根在民心,世族非议,不足道哉。

秦公:你的意思是说,嬴渠梁应付得了那帮老世族?

卫鞅:当然,无此成算,臣无以变法。

秦公:嬴渠梁若是扛不住,那你就要走人了。

卫鞅:秦国扛得住,秦人扛得住,君上更扛得住。法贵正义,法贵公平,有功于前,不为损刑,有善于前,不为亏法,唯此,法治可立。君上哪怕是特赦一人,于法也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那时,臣纵然有心变法,也已是面目全非。

秦公:嬴渠梁,谨受教也。

卫鞅:公能出于人治而超于人治,天下大幸!

秦公:放手去干!

不知道大家有没震撼,但是作者斯基震撼很大。是心灵的震颤,从内心底初发出的。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实行变法。新法的主要内容有:

一,所有制制度改革方面。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成功打破了旧贵族对生产资料的垄断,促进了私有产权的发展。虽然商鞅和后进孟子不属一派别,但是在有恒产者有恒心这方面,还是英雄所见略同。其实,这都是对于人性的洞悉,试想没有人性的人是怎么样呢?此处和经济学鼻祖斯密对理性人的假设非常相似。

二,产业政策方面。大力发展农业,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当然当时也没什么其他像样的产业,但是吃和穿是基本需求啊,如果连基本需求都满足不了其他还讲个 P 啊。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仲诚不欺我。

三,阶层流动渠道方面。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打破阶层固化,创造流通机制。不能你爸是李刚,你还继续当局长。要让能抓贼破案的人当局长,考核你我就看你抓了几个贼,科学合理。如果一个社会最后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孩子只会打洞,那你就要小心老鼠们了。因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有繁殖能力的老鼠是非常可怕的,尤其在没有吃的东西之时。有种美食叫做龙肝凤胆。

四,国家治理方式方面。建立县制,把原来的居民聚落合并为县,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中央直接管理地方,建立县制,扁平管理。官多兵多费用多(冗官冗兵冗费)一直是各代朝廷最担忧的事情,因此行政层级不宜太多,这也是上次 50 人论坛杨主任提的意见。杨主任说现在很多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其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层级太多,现在是五级行政,应该逐步改为三级行政,中央、省、市(县),市县同级,这样可以大幅度压缩行政建制单位,大幅度减少乡镇和行政村的建制,适当增加城市建制,减少行政事业单位,省级特别是市县级的政府没有必要层层套用中央政府的政权设置,都是几大班子几大班子,没有必要。

五,建立统一市场方面。统一度量衡,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的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赋税制和俸禄制的统一产生了积极作用。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影响。

六,人口管理制度方面。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所有人变成一个数字,进入户籍管理的大网,不许你在国境内四处乱跑,要在朝廷划定的区域安身立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