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与本文无关

陕西省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布告:“本院于二零一八年九月二十七七在米脂县将罪犯赵泽伟验明正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自此,社会广泛关注的陕西米脂“4.27”故意杀人案尘埃落定。

我们回顾一下案件的发生经过,嫌犯赵某因10多年前上初中时候受人欺负,怀恨在心,随着时间的飞逝,并没有淡化,反而这种情绪愈演愈烈,复仇和记恨动机更加强烈。再加上工作和生活的挫折,自身抗压能力和心理偏激,他事先购买刀具,预谋作案,因未找到当时欺负他的同学,他把目标转为当时就读学校的在校生。2018年4月27日17时许,赵某伟持刀到米脂三中,疯狂行凶,致使9人死亡,多人受伤。这就是轰动舆论的米脂惨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与本文无关

犯罪动机卑劣,手段残忍,对社会危害极大,这种心理严重偏执,精神极度躁狂,自制能力缺失,是造成案件的直接因素。另外,也是当时校园欺凌存在埋下隐患,试想,这该有多大的仇恨,使得他有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决心和坚持。是自身条件还是因校园欺凌,或校园暴力造成的心理偏激和性格偏离?但是,不管怎么说,杀人最终偿命,罪责不可饶恕,况且你杀害的是那么多无辜青少年学生,造成极大的社会危害,你毁灭了别人,也必然毁灭自己。

然而,我们除了关注杀人者定当依法严惩外,也要关注青少年成长心理问题和校园暴力、校园欺凌现象。如今孩子生长在新时代,组织基础相对充盈,生活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里长辈都顺从着,而到学校后都是孩子,又互不相让,很容易出现倚强凌弱的情况,再加上现在学习压力太大,个别家庭影响和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给部分孩子性格和心理造成不良引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孩子,面对挫折从容面对,无论结果如何,我们应该做的只有努力,结果都是要接受的,不骄不躁。对性格和心理,以及道德法制的认识和成长,尤为重要。心态好,无论生活如何,都是和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