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自春秋以来,底子非常好,楚庄王爷爷的爷爷楚武王也是鼎鼎有名的春秋三小霸之一。楚国一直被称为南蛮,周天子也得安抚这帮蛮夷之人,于是楚庄王的爷爷楚成王,就奉周天子之命:“镇守南方,平定夷越各族,不侵犯中原各国”,这给了楚成王极大的发挥空间,一时之间,楚国的疆土扩急速扩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楚成王时期,楚国就野心勃勃,北进中原,与齐争霸面不改色,不落下风;生擒春秋第二霸主宋襄公。此时的楚国,势力依然非常强大,直至晋楚城濮大战,在秦穆公的参与下,楚军大败,晋文公接棒霸主地位。楚成王时期,已与春秋4霸都交过手,基本上都不落下风,这也足以证明楚国的实力!

公元前613年,未满20岁的楚庄王继位。此时的楚国,国内矛盾重重,楚庄王父亲楚穆王晚期的时候,就有不少属国叛乱反楚。楚庄王继位以后,楚国的令尹是成嘉,这令尹是楚国的最高长官,统领楚国军政大权。公子燮对令尹之位垂涎三尺,当年本来有点希望当令尹,但被成嘉取代了,于是公子燮怀恨在心,勾结斗克等人发动叛变,并挟持了楚庄王。

楚庄王被救回郢都后,才发原来掌管一个国家这么复杂、这么有风险。楚庄王不知道诸位大臣哪位是人哪位是鬼,怎么办呢?于是,继位的头3年,他就专心沉迷酒色,花天酒地,不理朝政。心底却在揣摩楚国局势,观察诸位大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年之后,楚庄王心里门儿清后,锋芒毕露,重用伍举、苏从等忠臣,拉开了北上争霸的序幕。此时中原诸侯,还数晋国势力最为强大,但晋国国君晋灵公残暴无道,内政出现波动,外部威信开始没落,晋国已经开始中道衰落了。楚庄王看中时机,参与到中原诸侯争霸的行列之中,诸多小国纷纷见风使舵,叛晋盟楚。楚庄王一度领兵打到周天子都城门口,示威周天子,并产生了“问鼎中原”的成语!

公元前597年,楚国先攻克郑国,后在邲地击败强大的晋国,在中原之战中占据上风,中原诸多小国背晋盟楚,一举奠定了春秋五霸主的地位。

楚庄王一生,平叛灭庸国、饮马黄河,问鼎中原、灭陈国又复陈国、六次伐郑,使其臣服、联齐制晋,邲地击败晋国称霸中原,楚庄王在位期间“并国二十六,益地三千里” ,使得楚国霸业达到巅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前591年,楚庄王病逝,10岁的太子审继位,楚国的军政大权落入了楚庄王弟弟子重、子反手上,他们为排除异己逼走大夫申公巫臣,造就了“楚才晋用”的典故,后来巫臣又前往吴国,培养吴军军阵之法,吴国也逐步崛起!

楚庄王一死,新君年幼,大权旁落,窝里斗,晋国趁机攻打齐国,逼迫齐国背楚盟晋,瓦解了齐楚联盟。楚国的势力因此迅速衰败,再也无力与晋争霸!更可悲的是,被楚国灭宗族逼走的巫臣,提出强吴疲楚的计策,与晋国一起大力扶持吴国,吴国就此崛起,后来几乎灭了楚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楚庄王虽然也是基本没有争议的春秋五霸之一,但其接手的楚国总体国力比较强劲,老祖宗打的基础好,楚庄王昙花一现,是楚国最后的辉煌!自此之后,楚国没落,一蹶不振,从此再无争霸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