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中国封建帝制时期帝王的专有称呼,历朝以来除了开国“皇帝”,其余的“皇帝”都是老子传给儿子,外人就是想想也是大逆不道的!

“皇帝”一词始于秦始皇,但我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皇帝”其实不是秦始皇,而是“禅让”制度的终结者:夏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在“家天下”之前,我国实行的一直是“公天下”的禅让制度,谁本事最大,人品最好就谁当老大,著名的尧舜禹都是这样被大家公推出来的。

可是到了大禹这里,原本大家也跟从前一样选定了大禹的继任者皋陶,可是这皋陶福薄,大禹还没死呢,他就死了,后来大家只得又提前推举了大禹的手下伯益作“备胎”。

伯益也称大费,本来也是个英雄,擅长畜牧、狩猎,也治水有功,在人民心中也素有威望,可是大禹晚年凭借自己巨大的个人威望,大力扶植自己的儿子,但凡有在人民面前露脸的机会都让自己的儿子去办,潜移默化的让夏启在人们心中的威望越来越高。在大禹还没死的时候伯益的声势就已经不如夏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禹死后,伯益敌不过夏启,夏启为王,从此开启了 “父传子,家天下”的世袭制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皇帝”第一人!

《史记》说“禹兴于西羌”,《蜀王本纪》也说“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

夏启的亲爹是四川汶山人,那夏启自然也妥妥的就是四川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