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的冬天,时为康王的赵构奉命再次出使金营求和。当时金兵正在南下入侵的路上,有点见识的大臣都知道金兵这次来势汹汹,恐怕不是割地赔钱所能应付的。所以赵构一行到达河北磁州时,就在当地知州宗泽的劝说下不再北上,待在磁州静观其变。果然没几天,金兵前锋部队已抵达都城开封,迎战的宋军皆大败逃散,随后金兵立即包围了开封。第二年的五月份,金兵破城掳掠徽、钦二帝及一众后妃大臣和无数金银财物,留下一座空城返国而去,北宋就此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靖康之变”后,赵构成为北宋宗室流落在外的惟一直系皇子(也有说信王赵榛亦成功出逃),因此在大臣的拥立下于河南商丘登基,成立流亡政府,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的第一位皇帝。时年二十岁的赵构由于“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对身边的大臣尚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觉得顶撞自己的一定不是好人,一味迎合自己的才是值得信赖的人。所以南宋政权刚成立,赵构就罢免和疏远了主战的李纲、宗泽,从而任用奸佞小人汪伯彦、黄潜善,这样的后果显而易见,等到下一次金兵南下时,赵构只能一路南逃,从商丘逃到扬州,从扬州渡江逃往镇江,再从镇江逃往杭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说,当赵构一路提心吊胆的逃至浙江海宁时,身边随从都已跑散,后面金兵的骑兵紧追不舍,远远就能听到人喊马嘶。就在赵构孤身单骑不知所措时,见路边田地里有两农民正在耕地,急忙驱马上前求救。两农民见赵构相貌不俗,穿戴异于常人,便急忙请其下马,年纪大些的农民让赵构脱下衣服,与他的弟弟---另外那位年轻的农民相换。然后农弟穿着赵构的衣服,打马继续南逃,农哥则站在路边,赵构则满脸污泥的在田里假装耕作。不一会,金兵追兵已到,勒马向农哥打探消息。农哥便忽悠说:“有位骑黄马的官人刚过去不久!”金兵一听大喜,快马加鞭追上了农弟,验明身份后发现上当受骗,一怒杀死农弟,再循原路返回,赵构已从田间小路逃逸,农哥自杀于路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构沿小路逃到海宁城北的一座古庙中,庙中别无旁人,只有一位老和尚端坐诵经。赵构表明身份央求老和尚庇护,老和尚将赵构纳入自己的袈裟下,然后若无其事的继续诵经。追兵将领远远看见有一大汉进入庙中,于是提到下马准备闯入庙里搜寻。老和尚见来将身着宋服,料知是降金的宋将,便大喝道:“刚有了新主人,就准备杀旧主,你还有良心吗?即使你因此封侯,也会留下万代骂名。你的上级不会让你领此功劳,说不定会把你杀掉冒功。宋朝气数未尽,不如听我相劝,撤兵为善!”来将听完恍若醍醐灌顶,向老和尚下拜说:“我其实是南人(汉人),投降金人实在是出于无奈,我听从大师的告诫。但是我回去后事情败露,肯定不利于家人,不如一死了之。”说完竟刎颈自杀,麾下士兵见主将已死,都四散而去。老和尚叹息不已,对从袈裟下钻出的赵构说:“此人良心未泯,为掩护陛下竟不惜一死,希望不要辜负此人!”因不知将领姓名,赵构便对着尸体说:“请义士在天之灵保佑朕逃脱金人魔抓,朕若脱险封你为白马将军兼当地土地神。”当即辞别,在老和尚的指引下继续往杭州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构逃到杭州西北独松关附近的半山腰时,遥望山下金兵正往山上冲来,顿时吓得魂不附体,身旁树上有一采桑女,见状况危急,忙从树下滑下,拉着赵构就往山里跑去,一路跑到自己家中---山中极为隐蔽的地方,不易被外人发现。采桑女的父兄见她平白无故的带一年轻男子来家,皆大骂采桑女无耻。赵构不能辩解,听外面动静渐无,又担心采桑女父兄对自己不利,便偷偷离开向山后逃去。黄昏时分,山路已看不清晰,疲倦已极的赵构背靠着树小睡了一会,忽然被人推醒,赵构大惊,睁眼一看见采桑女手提灯笼,顿时心安。采桑女跪拜说:“此处不可逗留,请陛下随妾速行。此去向西不远就是张帅(张俊)大营,到达那儿就平安了。”赵构大喜,两人迅速向西而行,快要到达张俊营地附近时,采桑女突然下跪说:“我因带陛下归家,父兄误我太深,痛加呵责,无以自明只得上吊自杀。如今我的魂魄已带陛下脱离险境,请陛下阴封我!”赵构嗟叹不已,说道:“寡人敕封你为半山神君,永享祭祀.”话刚说完,采桑女人已不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死一生的赵构坐稳江山后,不忘逃亡中那些人对自己的救驾之功,阴封两位农夫为海宁城隍和崇善明王,征老和尚为护国禅师,不至,只好作罢。为采桑女建庙于相遇的半山腰,当地人称为半山娘娘,极为灵验,至明朝时香火还非常旺盛。

参考资料:《客窗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