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阿凡提、首席萨克斯手、石榴籽爱心群”......

提起这些,你可能无法和一个个社区相关联。

不过,意外归意外,这些却都实实在在的活跃于绍兴市柯桥社区的每个角落。

在柯桥街道柯亭社区,这里毗邻中国轻纺城,外来人员比较集中,200余名维吾尔、蒙古、满、回、土家等10个少数民族同胞占了社区流动人口的十分之一。

但是,这里虽然外来人口较多,大家却过的像一家人一样。

在外人看来,他们是抱团取暖的“石榴籽”。

在这个小小的基层社区中,两位德高望重的阿訇老人成立了“阿凡提工作室”,社区成员有了小矛盾,大家坐下来说说笑笑聊聊天,很多问题就已经化解。

今年年初,社区还成立了“石榴籽民族团结爱心基金”,目前已得到约11万元善款,这些浸润着各民族同胞爱心的基金用在了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帮扶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柯桥日报)

并且,在平时,社区里的各族居民还利用自己的特长,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这样的社区就像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成为很多居民心目中的温馨港湾。

孤木不成林。在绍兴市柯桥街道,通过“一社一品”建设推进基层治理模式的创新,使24个社区都有品牌、有品质、有品位,每个社区的品牌载体都可听、可看、可用。

港越社区以慈善为主导,采取专业运作、项目合作的模式,通过博爱家园,形成社区一体化基层慈善综合服务平台,打造慈善社区。

管墅社区以党建引领、以传承箍桶技术的工匠精神为切入点,融合社会组织,深化越文化体验,形成社区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衔接互动机制。

浪琴社区以爱心驿站为载体,以学习型社区为创建目标,与好书相伴、与文明同行,谱写和谐“浪琴”新乐章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徐林教授认为:绍兴市柯桥街道这些社区品牌别具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本社区的潜力、契合了属地居民的需求,不仅实现了政府打造幸福社区升级版的目标,而且助推了一流街道建设,同时推进了基层治理模式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值得推广。

为了将“一社一品”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徐林教授建议:基层政府应该有意识的有所为和不有所为,做好三方面的改进工作,让“一社一品”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一活动目前基本上是政府引导的,需要考虑以何种机制使得各个社区的品牌活动能够持续地自我运转,而不再以政府扶持为基础。

项目建设过程中应进一步厘清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基层政府应尽量减少干预,使其成为社区居民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活动。

政府应不断培训项目核心成员的社会工作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他们承接政府转移出的公共服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