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你拍摄的时候可能没发觉他们的存在,但他们不在片场的时候你会叫救命。”

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全场起身、掌声鸣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组委会特设“专业精神奖”颁给了一位令人感到陌生的名字——Pauline杨容莲,站在她身后的是新晋影帝古天乐和影坛大哥成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龙特地从国外飞回香港,亲自为杨容莲颁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年前,香港大学曾经授予了一位毕生只识5个字,用了半个世纪为学生做饭、扫地的老太太袁苏妹“荣誉院士”的称号,在颁奖台上,这位82岁的普通老太太被称作“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

十年之后,象征着香港电影最高荣誉的金像奖将这一幕重演,将“专业精神奖”授予了30年如一日的茶水组工作人员Pauline杨容莲,人们更爱亲切得称呼她为“莲姐”或是“Pauline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年代就早早地加入了香港电影界,服务于电影行业经历超过三十年。我们见过大大小小、多多少少入行二三十年的电影工作者,不足为奇,但是像莲姐这样从始至终坚守在小小的一个茶水岗位的工作者却少之又少。

其实做茶水的,最大的困难不是面对日复一日的枯燥,而是在跟组的时候,你无法预料的艰苦环境,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在荒山野岭连拍数天戏,你都得克服外界条件带来的不适感。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跟组做摄像的会是精壮的男性,也看到很多怀揣着追星梦去做艺人助理的最后还是被折磨得“逃”了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唯有莲姐始终如一。

一日200港币的薪资,按日结,每月跟组下来差不多也就几千港币的收入,这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实在算不上高薪,但是莲姐要付出的,不仅是只把一杯水递到了演员面前,更是照顾到整个剧组的责任。

“我一个小女人,不识字也有这份薪水,我赚到钱,当然要尊重这份工。

多谢一个人,萍姐,唐萍带我入行的。

她告诉我,出来做是要交心做事的,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专注这份工作,别人才会专注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致谢词中,莲姐口中所提到 这个萍姐也是另一位值得尊重的幕后工作者,萍姐是服装管理部门的,参与过余100部电影剧组的合作。萍姐作为莲姐的前辈,深深地影响到了她入行时的心态,莲姐要与萍姐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个兢兢业业的守望者。

演员和工作人员端茶送水,传递毛巾,整理餐具等等,就是这三十年来莲姐日日重复的工作内容。刚入行的时候制片告诉她,“你只要负责服务好那些大明星就好,其他的工作人员你不用多费心思”。

但是莲姐不这么认为,接到这份工,拿到这份工的薪水,待明星或是普通人都不该有差别对待。

所以,凡是有莲姐的剧组,往往就是整个剧组都被她照料得很全面,不仅仅是主演们不用操心,整个剧组的工作人员都似乎是有了一个“阿嚒”在场,特别地安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80年代到2018年,莲姐可以说是香港电影界的半本活史书,她见证周星驰从“跑龙套的”到“星爷”,见证成龙从“毛头小子”到“大哥大”,更是见证了香港的复兴与衰败。

在最忙碌的时候,莲姐一天要跟好几个剧组,日夜重复,周末不得休,但随着香港电影界的辉煌日益褪去,哪怕是现在,一年也就几十部电影开拍需要跟组,可能会让莲姐只得半年的工作时间,她依然没有放弃这份工作,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像我这样的人,有工开,大家都待我那么好,当然要认认真真得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剧组不停工,莲姐也不停工,拍得最辛苦的是梅艳芳和刘德华的《九一神雕侠侣》和《Boy小子之真假威龙》两套戏,足足拍了七天七夜,莲姐也就跟着忙了七天七夜。

"当时好困啊,总是想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呢,可不可以给张床啊。而读过那段时间的方法,就是不停地做事……”

而在做《五个小孩的校长》时,又因为户外工作太热很辛苦,一度的煎熬感向莲姐袭来。但她却说,看到几位小朋友就瞬间消除了倦意。这哪是小朋友的功劳,分明是莲姐心里对于这份工的尊重与认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至今日,已至古稀的莲姐仍然一丝不苟得重复着那些看似“最简单的小事们”。

当演员们在拍戏间隙休息时,莲姐就会提着装满面巾与杯子的篮子进来,因为不识字,所以莲姐会在这之前努力分辨和记住杯子上写的姓名,然后熟练地将他们递给演员们使用。

在下一场戏开拍时,莲姐就迅速将使用过的杯具与面巾收回进行清洗,续上茶水为下一次的工作做准备。

同样的动作,莲姐每天可能会重复三四十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三十年来,莲姐不仅专攻于此,还会细心得记下每个演员或工作人员的个人偏好,张继聪就直言,莲姐最懂他的口味。夏有冰咖,冬有热奶,莲姐不仅仅是在做一份简单的工作,更是将自己的丝丝温暖装点进他人的生活里。

袁咏仪说:

Pauline一定会照顾得你很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镇宇说:

我曾经以为每个茶水都叫Pauline,现在她已经是茶水的代名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卓妍说:

只要有莲姐在开工不会口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还可以在一些影像中找到莲姐的身影:《古惑仔》系列、《无间道》系列,《特务迷城》、《甜蜜蜜》、《食神》、《桃姐》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看着香港电影从300部年产量缩减到如今的40部,坚守在茶水岗位的也只剩下不到10人,莲姐就是其中之一。

当我们在谈论香港电影精神,莲姐就是一个很好的代名词,她是那么的平平无奇,如他如你如我般普通,而这种“小人物”的精神不正是香港电影一直以来带给我们的感动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起热血激战的港式警匪,诙谐幽默的无厘头喜剧来说,小人物的生活与情感,却从始至终都是香港电影人聚焦的重点。

《功夫》中身怀绝技回归生活的武林高手,本质上亦不过是谋求生路,努力奋斗的劳动人民;《喜剧之王》里一心想成为演员的尹天仇,哪怕角色被替换,也兢兢业业的在每一个舞台上追逐圆梦……

这些出身平凡,却胸怀大志的小人物正是香港精神最为重要的载体与化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电影中,观众总是能找到令人熟悉而又温暖的回忆和身影,他可能是街口士多店的老板阿伯,也可能是夜市排挡里的帮工小哥,他们每一个人身后,或许都是一个有趣的灵魂,藏着一段动人的故事,正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就如同《岁月神偷》中一般。

“一步难,一步佳;难一步,佳一步”,面对支离破碎的家庭,与身患绝症的儿子,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草根民众就是这样乐观地走过来的,因而分外能引起共鸣。

“在变幻的生命里,岁月,原是最大的小偷........”在这段安静而又悲伤的“香港往事”背后,我们更看到了淳朴真挚的温情,岁月能够偷走时间,却无法拿走铭记于心的亲情与温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鞍华说:“我感觉这个时代是如此的动荡,人心是如此的不安。以前的人们生活中也有困难,但大家会想办法解决,现在的人都搞不清楚困难是什么,该怎么应对”。

因此,我们会发现以小人物为主角的温情电影,大多会把题材与视线落在当下的某种社会现象以及边缘人物身上。

2016年的《幸运是我》便是围绕患有脑退化症的独居老人芬姨和边缘青年旭仔而展开,两人从萍水相逢的路人,最终成为了相互依靠的亲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幸运是我》

“他让我跟他去美国,我怎么舍得离开香港呢?”高举的本土意识,狮子山下的精神,却化作芬姨回忆当年为什么与恋人分手时漫不经心的一句话,平平淡淡不加修饰。

无论是修鞋的老罗一家,还是胜似亲人的桃姐与罗杰,芬姨与旭仔,每一个故事的主角,都是血肉丰满的基层个体,他们或许受尽生活的磨难,人世的变故,曾尝遍失意时,却仍然找到快乐匙,恰恰也正是他们,构建起香港充满人情味的日常,鲜活可爱而多元,让人不禁神往舍不得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故事就好像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充满了市井气味,是一个个普通人生活的另一种演绎,如同莲姐这个名字,曾出现在无数个平常小事中,感动你感动我,最终,我们也成为了这个故事的讲述者。

这不正是香港电影最有魅力的地方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