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自开始施行闭关锁国政策之后,无论是朝廷的官员还是民间的百姓都活在天朝上国的假想中,但满族的统治最终结束在了国家日渐高涨的改革呼声之下。由于清朝时期落后的制度和思想,以及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在战争时期签订的多条不平等条约,导致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落后于西方国家,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经济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朝历时三百余年,在这三百年里面也出过很多皇帝,一共有十二位,这十二个皇帝中既有明君也有碌碌无为之辈,但是不管其个人成就以及治理国家的本事如何,他们死后牌位都被供奉在故宫,因为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的供奉,也是对于历史的尊重和保留。

可是既然清朝一共有过十二个皇帝,但是去过故宫的人都知道,里面的牌位却只有十一个,那么究竟是谁的牌位没被放上去?原因又是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没有牌位的皇帝便是傅仪,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帝,也可以说是最惨的一个皇帝,因为他在位的时候正好是清朝走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封建王朝终于在声势浩大的改革浪潮下被摧毁,曾经是万人之上的皇帝也瞬间失去了一切,被迫交出了手上的权利和财富。

在颁布了退位诏书之后傅仪就不再是皇帝了,但是最初他虽然不是皇帝,但是还享受着很高的待遇,每年能支取一大笔银子,所以过得还算可以。但是后来改革越来越彻底,作为曾经封建势力的代表,傅仪的存在一直是广大无产阶级人民心中的一根刺,所以最终他还是被赶出了皇宫,失去了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政府刚倒台时,还居住在紫禁城的溥仪身边的那些人早就失去了往日的忠心,他们都在为自己谋划将来,很多太监就喜欢偷盗古董出去卖,后来甚至有胆大包天的人把主意打到了皇帝的灵位上头,乾隆的灵位就被这些人拿出去卖掉了。乾隆的灵位辗转被卖到了德国,后来被不认识中文的德国人丢在了地窖里面,几十年之后才得以重见天日。

幸好这个牌位又被中国的爱国人士拍卖回来,又重新回到了故宫,和剩下那些牌位放在一起。这个遗失多年的牌位国家尚且耗费这么多人力去寻找,为什么傅仪的牌位轻松就能得到国家却决定不放上去呢?有专家解释说其实是因为傅仪没有资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傅仪在颁布了退位诏书的那一刻开始他就不再是皇帝了,在出宫之后走投无路的傅仪曾经选择和日本人合作,成立了伪满洲政府,站在了国家的对立面,所以他的政治立场上是出现过偏差的。

后半生经过劳改之后的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在劳改期间溥仪已经接受了新思想的洗涤,放下了过去的一切,对自己的新生活十分满意,因此他在那时已经不算是皇帝了。这些牌位对于国家来说是历史文物,是记载了中国历史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了生活自理能力的傅仪也提出过请求,希望能够把自己这些老祖宗的灵位拿到家里面供奉,但是这个请求是不可能被答应的,因为这些文物其实已经算是国家的东西了,而且傅仪没有保护这些文物的能力,要是再不小心让它们流落到国外去,或者是对这些很有历史意义的文物造成损坏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