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14日,《上海证券报》刊发的一篇题为《深圳牛!安排数百亿元资金为上市公司解燃眉之急》的文章,一经传播,引得我国网友直呼“有救了”。

根据《上海证券报》的报道,近日,深圳市政府出台了促进上市公司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措施,已安排数百亿元人民币的专项资金,从债权和股权两个方面入手“驰援”A股,通过构建风险共济机制,降低深圳A股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改善上市公司流动性。

受上述消息影响,北京时间10月15日早间开盘,深圳本地股就迎来了大涨,英唐智控、美芝股份、赫美集团等11股涨停甚至出现了涨停的表现,可见市场信心提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富国际研究院则认为,深圳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作用,以市场化方式运作,与企业共克时艰,将创造多赢的局面。

北京时间10月14日,财经媒体“第一财经”发表社论《A股适时“救市”符合市场惯例》,文章指出,深圳市政府已经安排数百亿元的资金,从债权和股权两个方面入手“驰援”A股,这种“救市”的做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方面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缓解短期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专项资金也可能获得较好的收益;上市公司经营稳定,也有利于地方经济健康发展。

文章认为,当前A股需要直面救市问题,一方面是因为A股如今已经跌破2016年的“熔断底”,另一方面还因为A股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而目前尚存在过度股权质押的风险,进而加剧跌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面对市场持续非理性下跌,以及股权质押平仓风险带来的冲击,为防范市场继续恶化,救市是必要的。而且,救市也是各成熟市场惯用的金融危机应对方案,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香港特区政府仅仅买入33只恒生指数成份股,就实现了很好的救市效果。

当然,“救市”也应遵循市场化原则。此前惯用的暂停IPO、禁止重要股东减持并非首选,而应该将重心放在国家队资金进场救市和鼓励上市公司回购、大股东增持方面。

本次深圳“救市”,即建立在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尽责自救的基础上,按照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进行,方式包括过桥贷款、委托贷款、债权收购、股权收购等,向上市公司或实际控制人提供流动性支持化解平仓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为重要的是,资金入市救的应该是价值股和市场流动性,而非股市泡沫,更不应该乱买一气。也就是说,未来国家队资金入场,要将重心放在有发展前景的战略新兴行业以及被低估的价值型上市公司,这样既能挽救这些公司于一时,在未来市场回归理性之后,或可获得不错的收益。

至于救市资金的退出问题,要避免快进快出式的短线操作,更不宜频繁“高抛低吸”,待市场平稳运行一定时间之后,可以适时选择退出,或者通过持有部分上市公司股权做长期的财务投资。

可以说,在当前A股市场非理性下跌之际,适时“救市”既能防范风险进一步蔓延,在操作适当的前提下,也将是一次恰当的投资机会。

昨天是周日(2018年10月14日),15位股民受邀参加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主持的座谈会。刘士余认为,现在股市的感觉像是在冬天,既然冬天已经来了,春天也就不远了。刘士余表示,股民亏了钱“骂”证监会主席,从证监会主席的角度看,似乎挨“骂”也是一种义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早些时候,我国体制内的著名经济学家郑新立表示,在股票市场中,三大基本功能如企业价格发现、融资和利润功能,中国股票市场现在都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种耻辱。搞了这么多年了,上上下下,把很多股民的钱圈跑了。

他还提倡,应该发展机构投资者,把散户投资、盲目投资、跟风投资转变为专家的理性投资、机构投资,中国应该出一大批巴菲特这样的投资家,这样能够把资金投到那些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