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登高望远 赏《高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节日由来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山

《神奇秘谱》:

臞仙曰,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音,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按琴史,列子云,“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巍巍乎若泰山。’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乎若江海。’伯牙所念,子期心明。伯牙曰,‘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既死,伯牙绝弦,终身不复鼓也。”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重阳登高|赏浙派古琴之《高山》-文末有古谱分享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重阳登高|赏浙派古琴之《高山》-文末有古谱分享哦~

郑云飞老师弹奏《高山》

郑云飞,古琴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浙派) 代表性传承人。1939年03月05日出生于浙江杭州,现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古琴学会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兼常务理事、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他中学时代受音乐老师马绍常先生的教育和熏陶,酷爱古琴、昆曲、评弹等中国传统艺术,并为之追寻耕耘了半个世纪。他的古琴老师徐元白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古琴大师,近代浙派古琴最重要的传承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统习俗

01

登高远眺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其由来大致有三:其一是源于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二是源于东汉时河南有个方士叫桓景于该日登山避灾,其三是源于登高“辞青”。

02

佩茱萸

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03

赏菊,饮酒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

04

吃重阳糕

重阳糕亦称“花糕”,汉族重阳节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蒸重阳糕方法与蒸年糕相同,不过蒸糕要小一点,糕要薄一点。以米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更点缀以枣、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山琴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山-出自《东皋琴谱》

因篇幅有限,全谱可在公众号回复“高山”,即可获得。(注:琴谱仅供大家学习参考,不做任何盈利用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山秋色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宋 赵伯驹 《江山秋色图》

长卷,绢本设色 56.6x323.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赵伯驹,字千里,宋室宗亲,宋太祖的七世孙。

卒于约公元1173年,南宋画家。

生卒年不详,但知宋高宗赵构朝(1127-1162)官任浙东兵马钤辖。

擅画,人物、花卉、翎毛、山水皆精。

山水取法唐李思训父子而趋于精密,笔墨秀劲工致,着色清丽雅致,又能融合北宋以来水墨山水画之精华,故能于青绿山水的复兴浪潮中别开生面。

明代文徵明曾赞云:“艺林中有千里,如山中有昆仑。”

《江山秋色图》为高头大卷青绿山水巨作,在布局上用传统的“散点透视”法,将高远、平远和深远适当地结合起来,造成容量大、布阵奇、开合有度的效果,在多变之中得到一种和谐的整体感。

该画变隋唐时代青绿山水古朴、浓重的作风,转为清丽、明秀风格,媚而又骨,反映出青绿山水画由唐到宋的一大发展变化。与《千里江山图》相比,这幅长卷的笔墨功夫更显成熟老练。

本期话题

欢迎大家留言,说说自己对重阳节的看法?

图/网络

文/网络

排版/漪兰古琴

侵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公众号改版,

琴友以后可能不一定能找到【漪兰古琴工作室】!

想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文章,

请一定要置顶星标哦~

如果是安卓手机,

直接置顶“漪兰古琴工作室”即可!

如果是苹果手机,

记得将我们“设为星标”!!

因为原来的公众号“漪兰古琴工作室”个人不能转做企业微信认证,故换到另外一个账号上。

现有新号“漪兰古琴工作室”和原号转为“漪兰琴社”。

2个号的二维码都在下方图中,欢迎琴友多多关注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号“漪兰古琴工作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旧号“漪兰琴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