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是一个“不完美”甚至“不健康”的小孩,
你还会不会不减一丝一毫得爱着他?

本周五,继在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平遥国际电影展的好评如潮后,由刘杰执导、杨幂主演的剧情片《宝贝儿》正式上映。

影片不仅是让小花旦杨幂洗尽铅华,成功的演绎出一个女清洁工的人物形象,更是将关注的焦点放到残障儿童题材上,以现实主义的美学手法带来对社会、对人性的反思。

《宝贝儿》预告

杨幂洗尽铅华

郭京飞李鸿其绿叶相伴

“我找杨幂来演的时候,才知道诧异的声浪有多大,我也搜了搜网上的评论,知道大家会对她的声音比较敏感,但我觉得杨幂是个好演员,希望大家的关注点在电影上,不要对她的声线有成见。”在参加第二届平遥国际影展时,导演刘杰便直言了与杨幂的这次合作。

数年前的穿越清宫剧《宫锁心玉》让杨幂成为了新一代的小花旦,后来一方面是她的不断的努力,试图通过《我是证人》、《绣春刀2》、《翻译官》、《逆时营救》等一系列的影视剧,不断的证明自己的演技,另一方面则是吃瓜群众的批评诟病,甚至有些是为了批评而批评。《宝贝儿》由杨幂担任女主角,不被看好也在情理之中,但就如豆瓣热门短评所说的,“这个杨幂,是你从未见过的全新版本”!

杨幂

杨幂饰演的女主人公江萌,出生不久便因为身体上的残疾而被亲生父母遗弃,先是在孤儿院长大,后来则寄养在一对好心的老夫妇那,成年后在南京一家妇幼医院做清洁工。

影片开场不久时便是她在医院里搞卫生,镜头随着她的动作而动,没有台词更没有背景音乐,渲染出影片的返璞归真。

杨幂

杨幂也不再是《翻译官》、《谈判官》或《小时代》系列的现代都市女性的独立或光鲜华丽,而是以一张尽管还年轻但经历了沧桑变故的灰色的脸出现,就像很多为了生活而打拼的底层妇女。

当她在无意中听到患者父亲徐先生(郭京飞饰)想要放弃继续救治刚出生的残疾孩子后,江萌的脸更是蒙上了一层仇大苦深的灰色,杨幂则用自己的紧张情绪表现出了这个人物的情急之下的心境,尽管这个时候可能观众还不太明白为什么她会这样。

影片编导刘杰,还有扮演江萌的杨幂,聪明之处就在于先渲染出这种非同寻常的气氛,再一步步的带出不善言语的江萌的往事,并形成了与当下故事的回应、张力。

杨幂

刘杰很大胆的选用了杨幂扮演江萌这个有身体缺陷的形象,而杨幂则以自己的实际努力、配合,以很内敛的方式表现出这个人物的内心喜怒哀乐,无论是想要抗争或者无奈后的随波入流(所以,一定要看到最后一场戏)。

而在影片里扮演江萌的孤儿院一起长大的好友小军的李鸿其,及患者父亲徐先生的郭京飞,虽然戏份不多但恰到好处,表现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心境,与杨幂之间的几场对手戏都擦出了火花。

李鸿其

如杨幂与郭京飞,从最初的擦肩而过、杨幂的追访,再到最后郭京飞的找杨幂,不只是完成了环形的叙事,更是让人物在故事的不断发展里,展现出心境的变化。

郭京飞、杨幂

聚焦残障儿童

融入社会人性关怀反思

“一直以来,我都对没有答案的问题更感兴趣。当自己深入去调查去了解这个问题和这个群体的时候,我发现我也无法得出答案,有人会站在江萌一边,也有人支持孩子父亲。”

导演刘杰如此的阐述这部自编自导的新作,而《宝贝儿》的题材故事,则是源自于他十多年前的一个朋友的经历。

与很多新世纪后涌现的新一代导演相比,刘杰的最突出特色便在于对现实题材的关注,并深入的展示了这背后的情与理交织的冲突、矛盾,引人反思这背后的人性、社会现实等。

导演刘杰

如他早期的作品《马背上的法庭》、《碧罗雪山》,前者借助于一个乡村法官不辞辛苦下乡普法的故事,既有趣味盎然的人性冲撞,也穿插了让人黯然神伤的爱情;

《马背上的法庭》

后者则是一个发生在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农村的题材故事,充分的展示出现代人的需要与传统的社会组织、图腾信仰等之间的矛盾。

《碧罗雪山》

简单的对与错的二元对立,并非是刘杰作品所想要表达的,实质上更多是现代社会的冲击下,人性的矛盾冲突。

《宝贝儿》的内核也是如此。就如影片里的那位代表着现代制度的警察所说的,孩子是这样(残障),父母自己想要放弃,我们也没办法。

是的,有什么办法呢?

杨幂扮演的江萌从小就被父母亲遗弃,运气比较好的是在福利院收养后又被好心夫妇收养,并在多次的手术后终于改善了她的病况,但她依然不能生育,在面对彼此喜欢的人的示爱时,她想到现实的困境、未来的养老等问题,黯然而委婉的拒绝了他。

她做的对吗?她做错了吗?影片没有给出自己的答案,但即使是在现实生活里也没有标准答案,而是不同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即使是那个家长徐先生,以影片里的匆匆几个场景的暗示来看,他当时的家境还可以,几次手术的治疗费应该也压力不大,但那样的残障儿,能够治好的可能性多大?会有多少后遗症?逐渐长大后又是否能康复?旁人又会如何看待他?

……一个个很现实的问题,但又无解。

“当前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似乎缺失了表现、批评社会现实政治文化的广度和深度,理性的沉思逐渐让位给了更柔化的处理,尖锐的社会问题在故事中得以想象性解决,有学者将此称之为‘积极现实主义’,其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现在大多有意向商业化靠拢,借鉴类型电影的叙事经验以期获得市场的认可,且开始将市场化和观众的观影趣味结合进来,因此,现实主义的批评锋芒或多或少被削弱了。”

最新一期的《电影艺术》的焦点就在于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国产电影的美学变迁,特别是源远流长的现实主义。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里,借鉴类型片的叙事经验并不可厚非,而无论是文牧野的《我不是药神》还是刘杰的这部《宝贝儿》,也都算是今年国产现实主义题材的好片。

而且,刘杰在《宝贝儿》的最终并没有以廉价的想象性解决来解决这个尖锐的社会现实问题,而留下了众多的反思,无论是对待残障人士、残障家庭,甚至是对那些道貌岸然的键盘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