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找一风水俱佳,益后世子录,可为帝王陵者,不止千八百处,奈何袁天罡和李淳风居然找到了共同的一处?
除却这座皇陵有一特殊要求,必须是助阴之外,可为其王陵者,单长安周边,不下十余处,为何二人都找到了同一处?
为何两人中,一个放置铜钱,一个扎针,都到了那一处?
一切的原因,都是武则天要的不只是一个风水俱佳的皇陵,她要一个千年永固,不金水火之地。这座陵墓就是著名的唐朝乾陵!
武则天陵园建造仿照唐都长安城格局,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
武则天墓中,可能有哪些宝藏?
据乾陵《述圣纪》碑记载,唐高宗临终遗言,要求将他生前所珍爱的书籍、字画等全部埋入陵中。武则天营建乾陵的目的是为了报答唐高宗的知遇之恩。
因此,陪葬入乾陵的稀世珍宝一定不少。
这是一个满藏无价瑰宝的地宫。有关专家对乾陵地宫的探测工作,结合已发掘的乾陵陪葬墓和有关文献,推测乾陵墓室是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前、中、后三个墓室组成,或有耳室。
中室置棺床,以放置皇帝的“梓宫”即棺椁,“梓宫”的底部有防潮、防腐材料,以珍宝覆盖,其上加“七星板”,板上置席、褥,旁置衣物及珪、璋、璧、琥、璜等“六玉”。皇帝身穿12套大敛之衣,头枕玉匣,口含玉贝,仰卧于褥上,面朝棺盖。盖内侧镶饰黄帛,帛上绘日、月、星辰及金乌、玉兔、龙、鹤等物。
不过,这些跟王羲之的《兰亭序》比起来,简直是一文不值。
大部分的人都相信《兰亭序》被李世民带进了墓里,因为唐太宗李世民遗诏中要求将《兰亭序》枕在脑袋下面,要永远拥有这件挚爱的宝贝。昭陵(唐太宗陵墓,位于今咸阳市)被合上的那一天,《兰亭序》就作别人间,沉入地底,陪伴李世民度过千年长夜。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兰亭序》真迹埋在昭陵,这是目前真迹去向最主流的说法。
但是,五代时期的耀州刺史温韬将昭陵盗了,在他写的出土宝物清单上却并没有《兰亭序》。
于是有专家推断,十有八九《兰亭序》就藏在李治和武则天的寝陵——乾陵里面了。这就又引出了一段历史故事。
文物专家郭沫若先生曾对周恩来总理说过:“毫无疑问:肯定有不少字画书籍保存在墓室里!打开乾陵,说不定武则天的《垂拱集》百卷和《金轮集》十卷可重见天日!也说不定武后的画像、上官婉儿等人的手迹都能见到!石破天惊,一定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
但周恩来总理提笔在这份可能“石破天惊”的计划书上写道:“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
毋庸置疑,周总理的批复是英明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