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从校园到社会大概分为三个阶段:初入校园期、将离校园期、进入社会期。今天我再次为自己的过去做个回炉反思,也为我曾经的同道中人提个醒甚至是敲响警钟,告诉你们这些坑得赶紧爬出来,干货放后面。

刚进入大学时,大学分学生无非就两种状态:谈恋爱和玩。每天宿舍、教室、食堂、网吧,无非就三个人群:秀恩爱的、追剧的、玩游戏的。学习太少了,简直就是一股难得的清流,最后随波逐流的也不在少数。真实想着充实自己并做到的很少,我太了解我自己和身边的同学的想法了。若是把这些在他们心中排个顺序的话便是:爱情、自由、快乐、学业(事业)。我刚进入大学第一年,每天早上五点钟准时起床跑步,那个点大部分人都还在睡觉,在整个教师楼里只有那寥寥几个晨读英语的,非常冷清。我每天早起早睡。仔细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仿佛就是同学眼中的一个奇葩,太乖了。第二年我也融入了他们,接触了网吧,学会了游戏,习惯了晚睡追剧。逃课、挂科。我一个月四百块生活费,我同学有八百的还有一千多的,简直没法比。于是家长提供着生活费,我们在学校里享受着安逸的生活。根本没考虑过没了父母的支持以后怎么养活自己。所以后来的迷惘和失意都是在意料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学中后期很多人都沉迷了大学的慵懒状态,在将要毕业的时候很多人都在补考,挂科补考仿佛变成了合理事件。而面对即将进入的社会,大部分人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傻眼了!要考虑很现实的东西啊,分离、工作、生存!三四年的光阴,努力的和敷衍的人差距已经远远地拉开了。方向明确的人已经在企业发展的很好了,而我们这帮游戏人生的学生却还难以在安逸的避风港中抽离,突然毕业感觉甚至痛苦,因为不知何去何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哪能一时半会弄清楚自己要去做什么工作?更何况专业知识学得那么差强人意,自己都看不上眼。这时的大家争相和家里联系找背景、托关系,没关系的囫囵吞枣投简历,虽然不知道能做什么,都抱着有家企业要就行的心理。而那些谈恋爱的更不用说,九成以上的都分了,失意伤心的一堆,难以走出阴影,找工作更是双重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毕业季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同时扎堆进入社会,社会竞争压力非常大,这时候每个人只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这部分人有背景关系的人最后都有了稳定的工作,即使不情愿有也只能将就了。没有家庭背景关系的基本上都在跳槽,等机会,发展的一般。能力强的发展到管理层但只是少数,六七成人还在迷惘徘徊。

其实我是那迷惘人群中的一个,要说为什么迷惘,甚至在大学里有的好好学习了还是很迷惘,其实很正常。大学本身就是一个小于社会大圈子的一个小圈子,作为进入社会的一个跳板,要充分的发挥它的作用,去开拓自己的视野。一个人的视野会决定了她的认知,认知决定了她的价值观,价值观让一个人做出的选择或者判断会更符合自己的心理追求。价值观积极的人会在大学做出更符合个人发展的规划和预期,交什么样得朋友,融入什么样的人群。别想着学太多东西,“技多不压身”这句话有点扯淡,你只需要把一项技能做到极致,在企业里你就是有竞争力和话语权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一条建议总结一下,多看时事新闻资讯,多看些好书,修炼一种职业技能并坚持做到越来越好比如PPT、视频处理、拍摄、演讲、英语、美食、美妆等,做得好你就有话语权,比你什么都懂又什么都不精强一百倍!匠人精神是社会中稀有的存在。现在互联网有很多机会,用心思考做好一件事,勤奋一点,养成一个好的写作习惯或者其他的一些有助于提升自身职业技能的习惯,你会受益终生。看好你们,咱们一起加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