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马本斋,他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抗日英雄。然而,成功的背后也有默默付出的女人,她就是马本斋之母——白文冠。一位抛弃生死而伟大的母亲,可以说她造就出母与子两代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文冠出生于一个回族家庭,后嫁往献县东辛庄村,与丈夫马永长生下三子,其中次子是马本斋。白文冠是个勤劳贤惠、心地善良的女子,虽然家庭贫寒,但也改变不了她经常帮助穷人,因此深受乡亲们爱戴和尊重。白文冠在教导上也毫不含糊,总是教育儿子们做人要正直,不屈辱、不苟且,要爱国爱族,所以像岳母刺字、木兰从军等故事,自幼以来就深深刺入到马本斋心灵里。由于马本斋家实在贫寒,他只念了三年就早早退学,为了生存,便随着父亲外出做工。这期间,马本斋奔走四方,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1年,20岁的马本斋经朋友的介绍,加入了张宗昌的部队。当时,军中多是目不识丁的文盲,而马本斋受母亲教导颇为精通文墨,短短半年就被提升为排长。后来历经东北讲武堂残酷训练,又经过战争的洗礼,于1928年被任命为团长。此年,张宗昌被蒋介石北伐军击败,马本斋所部归刘珍年节制,接受蒋介石任命。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东北全境。而蒋介石“先安内,后攘外”的基本国策,使得马本斋毅然辞官归乡。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马本斋在母亲白文冠支持下,随即在家乡组织抗日义勇队,奋起抵抗日军侵略者。马本斋在前面打鬼子,母亲也没有闲着,将乡里的妇女组织起来,成立后勤队。后来,白文冠发现这支抗日队后劲不足,又建议马本斋加入八路军。此后,这支义勇抗日队改编为回民支队,在马本斋率领下,驰骋着冀中平原,威名远扬,毛主席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而这自然也成为了日军咬牙切齿的眼中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1年,马本斋运用游击战,打得河间县城一带的日寇缩在据点不敢出来。而日军为消灭回民支队,卑鄙的抓走马母,企图逼降素有孝子之名的马本斋。此间,日军使用种种手段,威逼利诱的使马母给马本斋写劝降信。但马母深知大义宁死不屈:“我是中国人,我儿子当八路是我让他去的。劝降?那是妄想!”最终,马母以绝食七日的方式以身殉国。为此,马本斋也沉痛地写下誓言:“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1944年,几年以来马本斋与日战斗,打得日军心惊胆战。但是所不幸的是,马本斋常年征战,历经大小战斗870余次,却是劳累成疾,病痛突发而倒了下去。马本斋逝世后,朱德总司令敬献挽联:“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楷模;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