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简史之秦国史卷3:秦国6代国君陷入短命魔咒,2代3兄弟,6位君主,兄弟传位秦国度过动荡难关!

前文我们讲了秦武公虽然在位20年,由于继位的时候年纪比较小,所以去世的时候也才不到35岁,英年早逝。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20年间,秦国陷入一种死循环般的魔咒!

公元前678年,秦武公英年早逝。秦武公有一个儿子叫白,史籍资料并没有记载其出生年份,所以并不知道到底有多大。秦武公刚继位是三大庶长掌权,秦武公头三年一直在外练兵除国贼,加之秦武公去世时年龄最多35岁,基于此可推断公子白最多也就16岁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6岁左右,并没有太多经验,况且此时的秦国四面戎狄,当秦国的国君没那么容易!况且秦武公年少时目睹了国内争权夺利的危险性,所以并没有传位给儿子白,只是把平阳之地封给了他,据说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就是公子白的后代!

秦武公把国君之位传给了自己的同母弟弟,32岁的赢嘉,是为秦德公。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秦德公从自己的侄子公子白手中夺位的。赢嘉自三大庶长掌权时,就陪同秦武公,包括后来秦武公20年的戎马生涯,也都是赢嘉陪同大哥一起,无论从政治经验还是军事经验来说,都是高于公子白的,所以夺位之说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秦德公继承王位时,秦国已经初步控制关中地区,就想着要建造一座利于子孙后代发展的都城。后来选中了雍城,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宝鸡凤翔县一带,据占卜的说,此处是风水宝地,子孙后代必将饮马黄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前677年,秦德公果断迁都雍城。雍城地处渭河北岸,秦国以水御敌,号称“水上秦都”。直到战国秦献公时期,秦国的都城一直在此,时间长达近300年,是秦国历史上时间最久的都城。

秦德公从三大庶长掌权,到继承王位,顺风顺水,运气算是比较好的。可惜在位仅仅2年,便也病死了,年仅34岁!

此时,我们发现,秦德公的老爸秦宪公只活到22岁,弟弟秦出子活到11岁,哥哥秦武公活到35岁,秦德公活到34岁!1父3兄弟,个个都当了国君,但个个都命短!

只是,这并没有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德公有三个儿子,老大嬴恬、老二嬴载、老三嬴任好。秦德公去世后,长子嬴恬名正言顺的继位,就是秦宣公。

秦宣公继位时,不超过20岁,韬光养晦,休养生息,对秦国的稳定起了一定的作用。公元前672年,晋国正是晋献公执政时期,实力比较强大,屡次入侵骚扰秦国边境。于是秦国发动了对晋国的反击自卫战,没成想竟然把实力强大的晋国给打败了!这之后,秦晋两国没事就在边境打打仗。

在这之前,秦国一直对抗的都是戎狄,从来没与东方诸侯交过手,而秦晋之战,也标志着秦国正式加入了东方诸侯争霸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宣公比较安稳的当了11年国君,继承了家族短命的基因,30岁左右就去世了。

但好在秦宣公也继承了父辈三兄弟轮流当国君的传统,虽然秦宣公也有9个儿子,但为了秦国的江山社稷,他仍然把国君之位传给了二弟嬴载,就是秦成公。

秦成公继位的时候,估计最多也就二十六七岁。而此时的秦国国君,已经连续多代陷入短命的魔咒,秦成公也不例外,在位仅4年也去世了,去世时最多也就30岁左右!

秦成公也有7个儿子,但最大的估计也不到15岁。秦成公临死前一想,得了,自己的老爸一代、兄弟一代都是兄弟之间传位,况且孩子们都还小;三弟嬴任好,二十三四岁,正是风华正茂、大展抱负的年龄啊,于是果断传位给三弟赢任好,是为秦穆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此,我们发现:

一,从公元前715年的秦宪公开始,一直到公元前660年秦成公去世,55年时间里,历经6位国君,而每位国君都活不过35岁!

二,秦宪公的三个儿子,秦出子、秦武公、秦德公,3兄弟个个都当了国君;秦德公的三个儿子,秦宣公、秦成公、秦穆公,3兄弟也个个都当了国君!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秦穆公继位后,在位39年,活到了63岁,终于打破了之前6任国君短命的魔咒!秦穆公广纳贤才,励精图治,最终成就了一番霸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国自秦宪公时期,四面戎狄,内有三大权臣把持,后又遭遇6任国君短命的悲剧,最终却能够稳住脚跟,跟他的传位制度也有很大的关系!2代3兄弟,6位君主,打破了传子的传统,传位于贤,这对秦国的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试想一下,都是短命的国君,儿子年龄都小,传位于年幼的儿子,会不会再出现秦宪公莫名其妙死亡、三大庶长只手遮天的局面呢?

秦穆公继位打破魔咒,又是如何成就霸业的?下期我们继续讲秦国的历史,欢迎关注阅读,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