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形势波谲云诡,为了保住霸权,美国重启军备竞赛,企图从新确立美国单方面的绝对优势,从而在未来对抗时握有更强大的筹码,对此俄罗斯主动出击,三大动作直指美欧的心腹要地。

据环球时报军事10月29日的报道,以色列一家卫星公司公布了几张卫星图像,图像显示俄军第152近卫导弹旅换装了最新型“伊斯坎德尔”(SS-26)弹道导弹,该导弹旅驻扎在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切尔尼亚霍夫斯克军事基地。从图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1辆导弹发射车、1辆导弹运输装填车以及2辆辅助任务车辆,这已经可以大致构成“伊斯坎德尔”导弹的发射系统。

“伊斯坎德尔”导弹是俄军目前最先进的战役战术导弹,其前身是著名的“奥卡”导弹,这种导弹在1979年苏联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中大出风头,战绩骇人,命中率高、威力大,有时候甚至可以代替战机出动进行定点清除,被阿富汗反抗武装称为“种族灭绝者”,同时该导弹可以对当时美军在欧洲的大部分重要目标进行有效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7年《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签署,“奥卡”导弹被全数销毁。直到1994年,此时的苏联已经解体,但美国并没有和俄罗斯和解,反而提出了“北约东扩”的计划,受到此事刺激,叶利钦重启了“奥卡”导弹项目。1999年新导弹成功试射,这才有了现在的“伊斯坎德尔”。为了规避到美苏中短程导弹条约的限制,“伊斯坎德尔”导弹的射程被设定在480公里,恰好在要销毁的500-1000公里短程导弹范围之外。

毫无疑问,随着10月2日特朗普总统提出要退出《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伊斯坎德尔”的射程将不再受到限制,而俄罗斯也在做出相对应的制衡措施。普京就曾经对记者表示,只要美国在欧洲部署了中短程导弹,俄罗斯就会瞄准这些接纳美国导弹的国家。俄军在切尔尼亚霍夫斯克军事基地部署最新的“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就是要威慑周边的国家,其射程覆盖波兰全境、德国东部和捷克北部地区。

据悉,俄罗斯正在对切尔尼亚霍夫斯克军事基地进行大规模的升级改造,这意味着俄罗斯将会在该基地部署更多的中短程导弹,以这个军事基地为支点,向欧洲腹地甚至波罗的海投射力量。俄罗斯还可能在该基地内部署先进的S-400或即将服役的S-500防空导弹系统,因为有消息表明,俄罗斯正在对该军事基地所在的加里宁格勒州的核武器储存库进行大规模升级,俄罗斯需要对这一重要的“核仓库”进行拱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里宁格勒南邻波兰,北部和东部毗邻立陶宛,与俄罗斯本土不接壤,是一块存粹的“飞地”,但其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是插向东欧心脏的一把匕首。加里宁格勒距波兰首都华沙约400公里,到德国首都柏林、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也只有约600公里,从该地对这些国家发动核打击,根本就不需要战略导弹,一般的短程导弹就可以胜任,由于这些导弹弹道低、反应时间快、数量多,对方基本上无法拦截。

正因为该地战略位置“得天独厚”,因此被认为是俄罗斯抗击北约的“桥头堡”,据美国“科学家联盟”网站6月18日的报道,俄罗斯正在加里宁格勒建造大型军事工程,很可能将建成俄军距离欧洲最近的“核武器仓库”,美国方面估计俄罗斯将很快将该工程投入使用。随着特朗普宣布退出限制美俄中短程导弹发展的相关条约,俄罗斯认为美国将“毫无控制地扩充核武”,前苏联领导人表示,这意味着“新的军备竞赛”。

俄罗斯部署最新型“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对切尔尼亚霍夫斯克军事基地进行大规模升级改造,以及大力扩建加里宁格勒州的地下“核武仓库”,就是警告美国,同时也是警告欧洲,不要在俄罗斯的家门口部署可以携带核弹的“中短程弹道导弹”,普京表示核战的结果只能是互相毁灭,但被动应战的俄罗斯人会上天堂,而发动侵略的敌人将“可耻地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