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需要勇气、坚持与成长,畏惧、放弃与退化是成功的障碍。这些障碍是人性在不利状况下的本能反应,如若想取得成功,需要有一种力量对冲这些负面反应。这种力量便是崇高感,崇高感会催生个体战胜困难、不断追求卓越的积极力量。崇高感可以通过信任和模仿两大机制将个体行为转化为群体行为迸发出惊人的力量。

但在生活中不仅崇高感缺失,更为严重的是本应是充满崇高感的领域被世俗化和庸俗化。学术研究本应是充满圣洁和崇高感的行为,而学术荣誉更应处于圣洁之端。但在国内学术研究造假成灾、学术荣誉评选公信力不足以及学术荣誉、学术成果明码标价等现象屡见不鲜。本应是展现人类追求更高、更快、更强舞台的竞技体育却沦落为充满谩骂、黑幕与打斗的闹剧。崇高感由何而生,事情缺乏崇高感的制约因素是什么?这是本文讨论的主要问题。

崇高感的诞生

人类的知识主要包括实证性知识和规范性知识两种类型。实证性知识对世界进行客观分析,回答世界是什么。这类似于素描,只需真实的描述客观世界的样子即可。规范性知识用特定的价值标准回答世界应该是什么,这类似于一个画家依据自己的审美创作绘画作品。崇高感由评价产生,是行为标准相契合的产物。

  • 行为:客体

人们会从动机、过程和结果三个维度对行为进行描述。

动机是人们行为的驱动力。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安全、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等五类需求从低到高依次驱动人类行为,这些需求也是人们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表现。在这物种需求中,生理、安全和感情属于低级需求,它们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尊重和自我实现是高级需求,它们通过内部因素满足,而且这两种需要无止境。

过程是人们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所展现的手段方式。依据对他人利益的影响,人类的行为可以分为损人利己、利己不损人和利人利己三种类型。

竞争与合作是人类行为的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具有截然不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逻辑。竞争式的利益分配遵循零和规则,即:一方所得即为一方损失。因此只有战胜对手才能获得所想之利益。合作的利益分配遵循变和规则,即:双方可以通过合作创造更多利益以实现所得利益增加。因此,任何一方都可以通过合作以实现边际利益增加,双方可以更好共存。

损人利己将人类的行为赋予竞争更多的权重,在面对稀缺资源时,它强调通过打败甚至伤害别人以实现自身利益。利己不损人反映了行为者具有较强的边界意识和规则意识,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严格遵守规则所设定的行为空间,在规则约定的领域中行事,这体现的是“做个好邻居”的理念。利人利己将人类行为赋予合作更多的权重,它强调合作可以创造出个体难以创造的利益,即使分配规则不变,每个参与者都可以获得更多的边际利益。

结果是人们行为所达到的最终状态以及带来的影响。就方向而言,结果可以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就层次而言,结果可以分为个人影响和社会影响。

  • 评价:匹配

评价是人们将行为所展现的事实与特定标准进行对照、匹配并得出结论的过程。人们对于个人行为的评价会分为职业人和社会人两个层次,因此评价标准包含职业、道德和法律三个方面。职业标准从职业技术和职业道德衡量人们在所从事的职业领域中具备的能力水平以及对职业所要求的道德和伦理的遵守情况。道德和法律主要从社会层面评价人们之间相互交往过程中行为的合规程度,法律规定了人们行为的底线,道德规定了人们行为的上限。

根据事实与标准之间的匹配程度,人们会给出平视、俯视和仰视三种结论。平视反映事实达到标准的状态,俯视则事实低于标准,而仰视则事实高于标准。

崇高感强度的影响因素

崇高感是人们对所仰视行为的心理感受,是自身与比较对象行为在动机、过程以及结果间差距所带来的审美享受。崇高感的强烈程度受以下因素影响:

  • 行为的超常规性

“物以稀为贵”,行为的稀缺性越强,人们对其评价越高。稀缺的表现有很多,但超越常规与平均水平的稀缺是崇高感的来源。

人们在生存、发展和享受三种阶段按照不同的模式行动。生理、安全和情感需求是生存阶段行为的主要驱动力。这些需求满足的刚性强,但满足资源单一,缺乏替代品。在生存阶段,利己是行为的中心。为获得资源而展开的竞争较为激烈甚至惨烈,阴谋、掠夺甚至伤害等损人利己的行为都会一览无遗,这种行为模式合乎常理但缺乏美感。

随着低层需求得以满足,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逐渐成为人们在发展和享受阶段行为的主要驱动力。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两种需要的满足都取决于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如果想实现这两种需要人们需要先增进他人的利益,这种先利人后利己的行为洋溢着互助、温情以及高尚的气息。

尊重以及自我实现需要与个人理想及自我价值相关,它们具有极强的差异化和挑战性,因此这两种需要的实现所讲述的是以奋斗、成长与创造为主题的励志故事,这种故事往往更容易打动人。

理想会给人们带来强大的自我实现的动力,这种动力不仅可以让人克服梦想实现过程中的诸多困难,还会激励人们不断突破已有的成就追求更完美、更卓越,更会突破常规的利己的行为逻辑转向纯粹地为社会乃至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 欣赏导向的评价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评价导向不同,结论自然会大相径庭。如果以“尊重事实、客观公正、发现优点”为原则进行欣赏式评价,我们更容易发现崇高的素材。反之,如果以个人的利益和喜好为标准,酸葡萄心理会导致我们选择性关注他人行为的不足之处,忽略他人行为的美好和卓越之处。

  • 行为的可传播性

相信是评价得以持续和发挥作用的前提,但个人判断会因不同意见的干扰而摇摆。如果相信某个观点的人越多,人们的安全感会增加,更会坚信观点的正确性。如果群体认为某种行为具有崇高性,这种共识会强化持有相同观点人的看法,还会改变持不同意见人的观点。这意味着行为传播的范围和效果对能否获得公众崇高性的评价至关重要。

结果是最好的宣传方式。行为的影响度与其对人们生活工作基础性需求的满足程度正相关。人们每天都能切实感受到瓦特、爱迪生、比尔.盖茨等天才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划时代影响,当然也就顺理成章地认为他们的发明很崇高。

著名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指出智人之所以成为地球的主宰,是因为智人具备一种独一无二的能力——创造并让人们相信幸福、正义、自由、快乐等抽象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抽象的概念凝聚个体力量组成远超个体力量的系统。

意义,便是智人创造的众多抽象概念之一。意义赋予人们行为的动力,在很多情况下行为的意义会远超于行为带来的直接结果。不过行为所蕴含的意义宝藏并不会自我显现,而需要人们借助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的表达力去挖掘、表达和传播。

人类一直在思考诸如幸福、梦想和奋斗等具有普遍性而没有定论问题的答案。如果我们能创造性地挖掘、整合千差万别的行为所富含的意义宝藏将会对这些问题的思考非常有益,这意味着行为的意义宝藏可以让更多与行为没有直接关联的人从中获益。为什么NBA能把篮球运营成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体育联赛?那是因为NBA的定位并不只是篮球赛,而是以篮球为舞台向观众展示不同运动员和教练员追逐个人梦想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让观众仅距离地体验球员的创造性之美和追求卓越的态度,让观众可以领略不同的智者对生活、生命的多元见解。这俨然是倡导、诠释与传播一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很多球迷并不是因为篮球而关注NBA,而是被NBA所表达的故事和理念所吸引。

崇高感缺失的原因

  • 求同的价值取向扼杀了超常规行为之源

绝对服从由权威和传统所规定的秩序是儒家文化下人们的生存之道,任何质疑都难以接受更不用说标新立异。人们被这种文化浸润之后缺乏主动质疑和批判性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做事情之前首先会想权威和传统有何规定、大家如何做,不能太出格了,毕竟枪打出头鸟。久而久之,顺从权威、盲目从众就会取代自主思考、探索而成为多数人的选择。当模仿成为主流,这时行为就变得缺乏生机、陈旧和呆板。这就好比一部并不吸引人的电视剧每分钟都要重复看一遍,这种感觉可想而知。如果说崇高感来源于超常规,那么超常规则来源于求异。如果盲目服从取代自主判断、跟风模仿取代自主探索,那么社会中就连“异”的行为都难以出现,崇高的行为就更无从谈起。

  • 生存动机过度深化和泛化导致行为缺乏纯粹感

生存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正是这种文化内核导致国人几乎将所有的行为都视为谋生工具。“头悬梁,锥刺股”是我们所熟知的刻苦学习的典范,可主人公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因为纯粹地爱智慧,而是希望得到书所带来的“颜如玉、黄金屋和千钟粟”以更好地生存。人们在生存压力之下读书无法品尝思考和探索未知的乐趣,感受更多的是逼不得已的痛苦。人们对这种功利主义的行为可以理解和接受,但少了几分欣赏和仰视。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古往今来的管理都深谙国民的这一心理,只要他想达成何种目标就会与大众的生存挂钩,这也导致了人们将生存压力所带来的残酷和竞争无限制地泛化。这也导致本应体现纯粹、利他等特征处于崇高阶段的行为降级到功利、利己等合理属性的区间。稀缺的荣誉已经是对行为卓越程度的认同,但很多政府、单位会给予荣誉额外的巨额利益,这种行为把荣誉从满足个人的价值需要的工具降低为满足生存需要的工具。为什么很多学者热衷于通过学术造假而谋求高端的荣誉?他们追求更高的荣誉,不仅是为了外界的认可,更是看重了荣誉所衍生的回报。随着满足高级需要工具不断被降级,未来可供人们进行崇高行为的空间也会被不断压缩。

  • 成王败寇式成败观催生的唯结果论降低了过程的美感。

成王败寇是我们所信奉的成败观,任何事情都希望分出胜负高下。胜者拥有获得认同的力量,败者一无所有。在这种观念下,人们为了成功会不择手段。胜者运用他所掌握的力量贬低对手、粉饰自己。人们便认为胜利者代表正确,每个人都希望通过成为胜利者而成为正确者。

红遍国内的宫斗戏的故事大都沿着主角成功躲过强大对手精心设计的各种陷阱,而通过设置更为精妙的陷阱打败对手,最终成为胜者的脉络展开。在这种故事中看到的都是缺乏美感的血腥的斗争和计谋,无论是胜败都难谈崇高,充其量是智谋更胜一筹而已。

成王败寇式的成败观是套缺乏客观的评价和欣赏的态度、对失败和多样性的包容的价值体系,缺乏这些要素的体系本身就是崇高不足的表现。损人利己是成王败寇式成败观的核心策略,可如果社会中每个人都坚持损人利己,每个人都是被损害的“人”,没有获利的“己”存在,最终反倒是损人不利己,这显然与崇高感所倡导的利人利己的原则崇高背道而驰。

  • 以人为优先标杆的策略会让人们偏离对卓越的追求

与西方文明关注的焦点是客观世界不同,中华文明一直以来将人际关系作为关注的焦点,这种思维惯性使得我们会优先将人设置为超越目标。试想两个那么标:超越小李成为部门经理、在部门经理的胜任能力方面超过小李而后成为部门经理。如果以超越小李为目标,我们会认为小李的行为都是正确的,注意力局限于小李的身上,这样会失去像更多优秀经理学习的机会以及对部门经理胜任能力的反思与创新的机会。此外,以人为目标指向宽泛、参照物单一、比较标准具有较强的主观偏好,我们还会采取避实就虚的策略以自己其他领域的优点抵消在胜任经理能力方面的不足以给自己心灵的安慰,这些都不利于实现卓越。如果以部门经理胜任能力的提升为目标,我们将会系统地思考部门经理胜任能力的一般规律、对现有的案例进行批判性思考进而提出成长的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这样才能收获时间所带来的成长红利走向卓越。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 极简经济学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