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熟知这部影片是当时电影院的热映,据说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和票房,一眼就可以鉴定出的青春片,如果不是前段时间找不到合适的片子看,可能我还是不会打开它。和你想象的一样,七月和安生都是主角的名字,当然,丰富的剧情必然还要增添一位男主角,这就构成了两女男的人物结构,足以展开丰富的故事情节。

1、我们都曾有过,后来羡慕着的友谊

初识安生是十三岁,那是故事开始的年纪,是花一样的年纪,简单清澈,只有刚刚生长发育的美丽。

“如果踩住一个人的影子,就一辈子离不开”。只爱吃包子馅的七月,终于有了安生,只能忍受家庭冷漠的安生,也终于有了七月。你是不是也曾有过这样的童年,反叛家庭的规矩,苦闷生活的平淡,有一天你突然认识了一个朋友,然后发现你可以是他很重要的人,是不同于亲情的那种重要,那种叫做友谊的东西,真的可以带来快乐。

不同阶段的我们总会有不同的渴望,拥有着美丽与快乐,却还想着狂欢与激情。长大了的女孩子总会有许多心事,那些秘密总是藏在心底。终于知道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与别人分享,终于知道不是所有人都会迁就自己的自私,终于知道不是所有的让步都会得到别人的理解,终于,还是失去了最初的纯粹。成人世界的悲哀大概就在于此,家明的介入伴随着七月与安生的隔阂,成了彼此不敢提及的红线。“我们都很爱装”七月最后这样解释,但我认为,那不过是年轻时所谓的大度与所谓的委屈罢了,本身无可厚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彩色的梦后来都破碎了,那些奔跑的人后来都跑散了,那些曾以为坚固的友谊后来都破裂了。我不知道七月最后是不是真的原谅的安生,或许说,我根本不明白七月为什么一直只怨恨安生,不追究家明。我也不知道安生最后是惋惜,还是悔恨,如果重新来过,他们又会怎样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这只是两个善良女孩子之间的故事,渣男还是渣男

不得不说,看这部电影真的很气,明明是男生优柔寡断的错误,明明是苏家明喜欢着一个还惦记着另一个,可是为什么承受所有的只有两个女孩子。后来我知道,成年人的世界从来都没有谁对谁错,孙家明在这里只是故事的衬托人物,是矛盾的引发点,只负责渣,不负责处理。

那些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人,并不都是是非分明的,不是所有的错误,只要找到根源,就可以进行根治,重要的往往是,我们如何在这个错误上往前走,保住自己的纯真和美好。如果七月可以果断放弃优秀的家明,如果安生可以坦内心微妙的情感,这部影片都可以很快收场,十几分钟便全剧终。

安生一直不去解释,因为她已经认为自己有愧,她知道那是她的错,即使她其实什么也不做,但是她了解七月,了解七月一定会生气。七月一直责怪安生,甚至每次都是主动开撕,可是她心里并不好受,同样痛恨着自己的自私,为了一个男生毁掉多年的友谊。在那些有隔阂的日子里,什么都不说,是因为什么都不敢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我们都曾想是个坏孩子,后来成功了

安生一直都是个“野孩子”,七月也喜欢这样的“野孩子”,因为她不可以像她一样自由,她必须很乖。虽然我并没有看到台词显露七月抱怨家庭的规矩,但是我依旧可以感受到,七月从安生身上寻找的,正是那份她自己没有的洒脱。这就是为什么随着安生的离开,七月更加不愿远行,甚至迷茫生活的活法,因为她自己做不到和安生一样的洒脱,不愿舍弃拥有的温暖,却又想要流浪的自由。

而我同样看到最后成了坏孩子的七月,她怂恿家明逃婚,瞒着家里人生下孩子,终于也还是勇敢的做了一次选择。只不过,那个时候的安生,心痛的看着不一样的七月。

我们都曾想是个坏孩子吧,要是没有家里面的管束,要是可以自由自在流浪,要是可以想唱就唱,还会有人为你弹奏,陪你远行。那是每个人都有过的苦闷吧,也是多少人没有实现的愿望,可是又有多少人离不开拥有的安稳和光环,自私的认为自己值得拥有更多更好的未来。后来的我们总会长大,成了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只不过发现,我们曾经以为的快乐洒脱,还是伴随着难以名状的苦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