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部电视剧很火,就是张译和殷桃主演的《鸡毛飞上天》,里面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鸡毛换糖,佩服浙江商人的勇敢与坚毅。
今天刚好遇到一个浙江朋友,他因为工作原因,频繁的往来江苏各市,他说江苏给人的感觉就是大,大企业、大规模、大手笔,江苏人爱读书,喝茶吃饭随便一个江苏人都能讲出一套发展理念,哪里经济好,哪里经济差,需要怎么发展讲的头头是道,放在浙江,喝茶吃饭讨论的估计就是哪里房价贵,哪里有升值空间,最近做什么投资比较赚钱。
其实早就想分析一下江苏与浙江的区别了。
昨天在百度江苏贴吧内看到一个这么讨论浙江或者说是浙商的帖子,我觉得有点偏激,所以今天特意向我这位浙江朋友请教关于浙江与浙商,增加了解,可能以后就不会拿江苏和浙江对比了。
千年来江浙富裕已经是全国共识,但这里面的浙江主要说的是浙北,临近上海,重工业发达,浙西和浙南都是山区,以前饭都吃不饱的地方有很多,为了养家糊口,浙江人开始走南闯北的做生意,鸡毛换糖、弹棉花、做窗帘、做衣柜、开小卖部,这些小生意是浙商原始资金积累的起源,坚韧不拔、敢闯敢干也是浙商精神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有个江苏人和我说浙江商人很low,30年前我家里做衣柜,找的就是浙江人,我想30年前那个做衣柜的浙江人,很可能他的公司现在上市了,30年前那个做黄页的成了全国首富,30年前鸡毛换糖的地方,成了现在全国小商品市场义乌,30年前做窗帘的一群人,造就了今天绍兴最富之地柯桥,30年桐庐那群开车搞运输的已经成了如今的“三通一达”(申通、中通、圆通、韵达),30年来为了发展自己凑钱修铁路的温州人,成了今天最大的炒房团。
这些都是浙商精神,江苏人看不起的行业,是浙江人当宝的财富。
在浙江,800万在外浙商造就的财富和浙江全省相同,浙商分布世界各地。中国的浙江,世界的青田,最有代表性的是浙江江丽水下面的一个县,47万人口,22万是华侨,10家欧洲中餐厅,7家是丽水人开的,但是青田人不忘本,青田是全国外汇第一县,房价第一县。
在浙江,如果吃饭的时候讨论GDP,是尬聊的存在,浙江各地区从不讨论GDP或者人均GDP,大家都有各自的产业链,如浙北各市重工业和制造业,义乌小商品、东阳的影视业、衢州的特种纸业,舟山小海鲜、绍兴轻纺业,互不干扰,每个行业都是有几千几万个小的私营企业组成的群体效应,这与江苏庞大的外资和集体经济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模式。
在浙江,因为大大在浙江提出了青山绿水理论,GDP只是政府统计发展的一个数据,全省除宁波这个特区外,其他市县都取消了GDP考核,省里不对市里考核,市里不对县里考核,县里不对干部考核,考核重点是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环境治理工作。在浙江,拿GDP出来比较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温州人均GDP连续十三年全省倒数,可是杭州、宁波都不说比温州人有钱,温州人买房会买的你怀疑人生。
在浙江,浙商分宁波商帮、温州商帮、东阳商帮、义乌商帮等等,但是只要出了浙江,全都是浙江商会,浙江人团结是出了名的,一个村子里一家凑一点钱,能去隔壁省买下一栋楼作为投资,然后大家分红。
这一点我是非常佩服,因为在我小时候,印象中邻里之间都是明争暗斗,互相攀比,怎么可能团结起来一起做生意。
在浙江,政府属于服务业的一员,公务员地位不高,在亲戚朋友间只属于中等,能做点小生意的都不考公务员,楼主这样家住农村,没有背景的,才把考公务员当做出路。到了江苏,明显感觉官场文化浓郁,公务员高人一等,当然公务员考试竞争绝对比浙江大。
在浙江,浙江人也重视教育,但读书的态度都是能读得好最好,读不好,也没什么关系。浙江考生对985、211的重视明显不如江苏,很多超一本六七十分的,宁愿选择省内一本也打死不出省的大有人在。江苏高考难,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入人心,我遇到很多江苏同事都是985、211名牌专业,在浙江这些同学一般都在宁波哪个大企业或者阿里巴巴里面拿着超过我10倍的工资。
所以江苏模式和浙江模式是完全不相同的两种模式,江苏是城市包围农村,浙江是农村包围城市,江苏人致富靠的是大企业、大规模,高薪、高酬,浙江人靠的是敢闯敢干刚创新,在浙江不是需要政府给什么政策,浙江人最喜欢政府不来约束就好。
我认识的很多江苏人,有时候就特别喜欢拿江苏和浙江比,其实真的不用拿浙江和江苏比,浙江未来五年会继续做环保,搞旅游,壮大互联网,而这些发展对GDP的贡献远远不如工业来的快。但是,浙江人非常欢迎江苏人来看看,来旅游,来感受下,小而精致的浙江生活。
虽然我是江苏人。
热门跟贴